星期二, 3月 15, 2011

紅火綠繡眼 - 228am 植物園(上)


(綠繡眼 與 火炬刺桐, 植物園, 2011.2.28) ps: 後腳踏在花瓣上

愛上拍鳥,拍得好不好倒是其次。而是拍鳥時必須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認識鳥兒樹木,這...真的很對我的味。

每次拍鳥回來,最痛苦的是整理照片,幹嘛一樣的拍那麼多張(高速連拍)、為啥模糊(老毛病呵呵)、背景凌亂(光顧著拍未審慎選景),然後狂刪,只留下一些捨不得刪的做點兒紀念。最開心的就是上網查資料,廢寢忘食,直到深夜不得不眠。望著時鐘已是晚上12點(天啊真的該睡了)或是1點(該死明天還要上班),隔天6點必須起床的我,後遺症就是睡不飽。唉!我覺得自己根本是『整理資料狂』,甚至開始懷疑,我是愛上拍鳥,還是戀上整理資料。嘻嘻~~

一身綠衣的綠繡眼(Japanese White-eye),眼睛周圍那一圈顯眼的白色,讓眼睛更加明亮有神(隱形眼鏡的廣告詞)。身長只有11cm,比鉛色水鶇(15cm)還小,兼以生性活潑蹦蹦跳跳難得一刻沉靜,很不好拍。幸好,出身公園的綠繡眼,套句網友的話─閱人無數,所以可以在比較近的距離拍攝。

就在植物園的一個角落,幾株美麗的火炬刺桐正盛開著,吸引成群的綠繡眼覓食花蜜。呼的成群飛來吱吱喳喳吃蜜,不一會兒轟的一聲全部飛走。有時候等上好一會兒都不見鳥影(鳥兒們都到哪裡去了??)。當綠繡眼成群覓食時,火紅的花兒配上綠色的鳥兒,煞是美麗,怎能不佩服大自然的配色巧妙。 ps: 櫻花盛開後也常見綠繡眼覓食,可以想像畫面的美麗。


且來看看我的不專業照片─紅火綠繡眼

↑ 火炬刺桐上的兩隻綠繡眼


↑ 看起來很有氣質的綠繡眼,這可是從十多張連拍中選出。


↑ 伸長脖子的綠繡眼,準備飛啦!


↑ 回眸


↑ 顧盼


↑ 探索


話說,截至目前為止,我的拍鳥技術一直停在亂槍打鳥的程度,鳥來時一陣亂拍,回家再慢慢找出勉強可看的照片。

一旁拍照的鳥友說,拍攝綠繡眼(or其他鳥兒),最好先選定一枝花,找好構圖,確定光線角度(順逆光),然後耐心等候綠繡眼光臨再來拍攝。若是隨意拍攝,可能因為背景雜亂到最後還是走上刪除一途。他寧願等候一兩個小時沒拍到半張,也不願意隨意拍下自己不可能喜歡的照片。 聽到鳥友的話,或許我應該好好想一想。*_*


結束前,照例奉上我的小研究─『綠繡眼』&『火炬刺桐』。
============================================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綉眼鳥科 Zosteropidae
屬: 綉眼鳥屬 Zosterops
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
英文名:Japanese White-eye

綠繡眼(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中國稱暗綠綉眼鳥,廣東人多稱牠們為相思仔、白眼圈。台灣多稱為綠繡眼,台語稱青笛仔、青啼仔。日本稱為目白。其他俗名包括:繡眼兒、粉眼兒、粉燕兒、白眼兒、白日眶等。中國著名的觀賞鳥。



*寫到這裡才發現我在童年時就曾與綠繡眼結緣。有一天家裡飛進一隻綠繡眼,抓到後被我養在菜籃子裡。一日起床發現鳥兒已被附近的貓咬死了(不能怪貓,這是天性),我大哭。當時在家裡幫工的陳叔叔就買了兩對鳥兒送我,一對是文鳥,另一對是小鸚鵡(不確定品種名)。而我念念不忘生命中的第一隻鳥兒,還有她那美麗的名字─青笛兒

============================================
在台灣,綠繡眼與白頭翁、麻雀並列為「城市三俠」,有個人人皆知的鄉土名為「青笛仔」,是時常穿梭於大都會裡的校園、公園綠地、近郊林間、與低海拔的山區的綠色精靈,牠們總是成群的一同活動,不怕靠近人,那清脆的吱吱叫聲,尤其在晨間,相當悅耳動聽。

    綠繡眼為雜食性鳥類,非常喜愛香甜的水果,常常成群結隊到果園覓食,讓果農氣得牙癢癢的,也愛捕食昆蟲和吸食花蜜,春天時一朵朵盛開的鮮豔花朵,常常吸引牠們前來拜訪。


    原產地:日本
    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
    英文俗名:Japanese White-eye
    中文別名:青笛仔、青絲仔
    身長:約10~11公分
    熱門品種:黃青笛仔、綠青笛仔(巴丹綠繡眼)
    成熟期:約4~6個月
    孵化天數:約11~13天,每次約產2~4顆卵
    壽命:7~10年


    綠繡眼的外觀
    台灣本島各地常見的綠繡眼,整體羽色通常偏黃,另外有一種顏色偏綠的巴丹綠繡眼僅分布於綠島和蘭嶼。綠繡眼身長平均約11公分,體型小巧玲瓏,經常在樹梢輕盈跳躍,而橄欖綠的羽色正好可隱蔽於樹林中,喉嚨部分則帶有鮮明的黃色,腹部為灰白色,眼睛部份則如其名有一圈白色眼眶,嘴型細長而尖,呈匕形,正好便於吸取花蜜。雄鳥鳴聲清亮婉約,音節多變,雌鳥則音調單純。


    綠繡眼的由來
    綠繡眼從頭、背部,連貫延伸至尾巴的一襲黃綠色羽衣,喉嚨部分為鮮黃色的漸層渲染,而眼眶像是被白色顏料勾勒出眼形般,故稱為繡眼。
    看看綠繡眼的學名就知道,牠們肯定來自於日本,早期也普遍常見於台灣的低海拔山林或鄉間,每逢細雨便出沒在矮樹叢中高歌,模樣十分可愛,但自從畫眉鳥列入為保育動物之後,叫聲清脆的綠繡眼便取而代之成為新寵,經大量的野外濫捕之後,現在族群數量早已不如以往。
    綠繡眼喜歡築巢於風緩不強勁的矮樹中,約為一個人伸手即可碰觸之高度,據說牠們若安心的將巢築得越高,代表此季的風勢較弱,颱風也可能也較少。

    ============================================
    中文名稱:火炬刺桐
    英文名稱 Kaffir Coral Tree
    學名:Erythrina caffra Thunb
    科名:蝶形花科(Fabaceae) 刺桐屬(Erythrina)
    別名 象牙紅(好意象唷)、金剛刺桐、火焰刺桐
    原產地 非洲東部及南部,台灣於 1965 年及 1970 年引進種植。
    分佈 全島各地零星種植。

    用途
    園景、行道樹用:普遍為各鄉鎮市公所及學校等栽植作為行道樹、公園綠蔭及校園綠樹。

    莖:
    喬木,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樹枝擴展,斜上昇或直立,樹幹上面佈滿瘤狀黑刺;樹冠面積常能延伸至十公尺。

    葉:
    小葉闊卵形或圓形,徑 7~8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圓形或鈍,紙質或薄革質,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顏色較淡,全緣,小葉柄長 2~3 公分,葉柄長 4~8 公分,近似光滑無毛。

    花:
    花朱紅色(少數為淡黃色),頂生而密集的總狀花序花序長 7~10 公分,着花部份 4~5 公分,有柔毛或近似光滑無毛,花萼紙質,不規則開裂,旗瓣重摺而呈長管狀,(惟在 Bailey 氏之 Hortus Third. 稱旗瓣強烈地向後反捲,而露出花的其他部份來),長 4.5~6 公分,寬 1.2~1.3 公分,龍骨瓣合生,長 2.5 公分;兩體雄蕊,9+1,或10枚雄蕊合生至花絲中途,花期 4-5月。

    果實
    莢果近似木質,長 10~12 公分,種子紅色,具有黑色的種臍。

    ============================================

    延伸資料

    順便整理一下,目前在台灣可以看見的五種刺桐。除了刺桐是本土種,黃脈刺桐是變異種之外,其餘三種皆為外來品種。刺桐非桐,因葉形似梧桐,樹枝上長滿銳利瘤刺(要小心),故名之。刺桐是豆科,有著有豆科特有的蝶形花。果實有毒。簡介如下:

    • 刺桐屬的共通資料: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亞科: 蝶形花亞科 Faboideae
    族: 菜豆族 Phaseoleae
    屬: 刺桐屬 Erythrina

    • 常見刺桐類植物:
    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黃脈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var. orientalis)
    珊瑚刺桐(Erythrina corallodendron)
    雞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
    火炬刺桐(Erythrina caffra)
    (來源:于老師的教室,但交換了刺桐與黃脈刺桐的名字)



    (1) 刺桐 ==========

    參考:台灣大百科全書 (強烈推薦這篇風趣的文章 )
    主要特點:台灣本土種,花長密生於枝頂。

    學名:Erythrina variegata (豆科 刺桐屬)
    中名:刺桐
    分類特徵:
    落葉性喬木;具刺,易落。頂小葉寬卵形,長寬各10 – 15cm,無毛,先端突尖,小葉柄基部具一對密槽。三出葉,具小腺質托葉。總狀花序,花常密生。花萼鐘形。花瓣蝶形,早落。兩體雄蕊, 9+1,或 10 枚雄蕊合生至花絲中途。莢果念珠狀,長15-30 cm。
    分布及生育地環境:南部平地、綠島和蘭嶼。
    備註:台灣原生僅一屬一種。
    (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2) 黃脈刺桐 ==========

    參考:鳳西國中自然生態網台灣大百科全書
    主要特點:刺桐變種,葉片主脈紋成黃色,花開較稀疏,需扦插等無性繁殖的方式來育苗。

    學名:Erythrina indica var.picta
    別名:斑葉刺桐刻脈刺桐
    落葉小喬木,是刺桐的變種,數幹上有顆粒狀的瘤刺。
    葉片主脈紋呈黃色,與綠色葉肉對比鮮明,葉為三出複葉,小葉菱形或闊卵形。
    春初2、3月新葉尚未萌發之前,開花於莖頂,因此往往花盛開時,樹葉尚且稀疏。
    花為總狀花序,鮮紅或橘色,且密集於枝稍。果實為莢果。
    (來源:鳳西國中自然生態網)

    備註:黃脈刺桐因係栽培的變種,故只能用扦插或高壓等無性繁殖的方式來育苗;若用種子播種,則新株可能全回歸到綠色葉的原種,栽培的意義就大為降低了。
    (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3. 珊瑚刺桐 ==========

    參考: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館 (相片豐富) 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解花謎),台灣大百科全書
    主要特徵:外來引進種,花期長(3-11月),花軸特長(40-60cm),單朵花如展翅鳥兒,所以我總以小鳥花稱之。


    別名:龍芽花、象牙紅珊瑚樹烏仔花關刀花
    樹皮含龍牙花素,可做為麻醉、止痛及鎮靜劑。
    總狀花序,頂生,約40~60公分;花萼鐘形,暗紅色,花瓣深紅色,蝶形,旗瓣特別長,呈長牙形而不開張,翼瓣特別短;
    莢果約10公分長,內有數顆種子,深紅色,被黑斑紋,種子有毒;果期夏季到秋季。
    珊瑚刺桐原產熱帶美洲,後於日治時期被引進台灣。
    (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4. 雞冠刺桐 ==========

    參考: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于老師的教室 (花瓣剖析),后里國中(完整照片)
    主要特徵:外來引進種,橢圓形旗瓣(相對於其他刺桐的長牙形旗瓣)。


    所結成的莢果不屬於食用的菜豆; 因紅褐色種子多數具有刺桐生物鹼p; 亦毒亦藥。
    花期-4月~10月
    果期-6月~11月
    原產地-南美洲阿根廷、烏拉圭、巴西、巴拉圭; 台灣於1930年後多次引進
    分布-台灣廣泛栽植於行道樹、公園綠化樹種
    用途-庭植觀賞、行道樹、藥用
    (來源: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


    5. 火炬刺桐 (本篇的主角樹)==========

    參考: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后里國中
    主要特徵:外來引進種,花軸膨大密生如火炬基部,花開時如火炬燃燒。

    花期-3月~5月
    果期-夏季
    原產地-非洲東南部; 台灣始於1965年及1970年引進栽植
    分布-台灣全境各地零星栽培觀賞
    用途-食用(嫩葉)、綠蔭樹、行道樹、防風樹、傢俱、藥用
    (來源:一個人與花草的生活)

    ============================================


    2 則留言:

    2017 黃山秋日行 Day 3 - 黃山 II (1018)

     ↑ 團結松 (奉上我拍的最好的一棵松) 2017.10.18 - 我們在黃山上迎接清晨。 如果,天氣好的話,我們應該會摸黑起床,到離飯店只有15分鐘路程的 丹霞峰 觀賞黃山日出。但是, 天氣根本不好 ,所以我們只好睡到日頭高掛的7點多才起床早餐,8:40a...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