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水寺。清水舞台。楓紅似火 (2012.11.19) |
清水寺,位於洛東的東山區。山號音羽山(好美的名呀)。為
北法相宗大本山,主祀
千手觀音。
以清水舞台聞名,懸空的舞台由139根高數十米的大圓木支撐,未用一根釘子。
列名世界文化遺產,更是京都的賞楓賞櫻名所。
------------------------------------------------------------------------------------------------
承
前文,因為掛念著下一個景點「
清水寺」,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美麗無比的「
南禪寺」。待回到住宿的「佐和屋」已過 1pm,餓壞了。我們在附近一間小店享受道地的「にしん定食」,有飯、麵、小菜、味噌湯,主菜是佃煮
*にしん(鲱魚)及佃煮海帶,十分美味。飯後,老公拿了腳架好拍夜景,咱們就出發了。
*佃煮,這是將小魚和貝類的肉、海藻等海草中加入醬油、調味醬、糖等一起熬煮的東西。因其甜、辣、調味濃重,因此保存期長。江戶時代作為常備食品被大家所重視。也經常作爲飯團和茶水泡飯的配料。這道料理發源於江戶前漁業的據點之一的佃島(現在的中央區佃周邊),因此而得名。 (來源:
東京的觀光官方網站)
【搭公車 206】
參考下方的市巴士使用地圖。我們由「佐和屋」附近的「熊野神社站前」,搭乘 206,即可直達「清水道站」,然後走上清水寺。
 |
搭乘市巴士 206 直達清水道 |
不得不稱讚京都市巴士站牌的資訊標示十分清楚。
下圖左:巴士到達前三站的標示,如圖中 206 已經在前一站,馬上就來囉!
下圖右:標示這個十字路口各巴士站的行駛路線及前往方面。一看就知我們有沒有等錯位置。
 |
京都巴士站牌資訊說明:左-前三站資訊。右:十字路口資訊。 |
我們依然使用市巴士(市バス )
一日券,500 yen,無限次數搭乘市巴士,但範圍僅限市區內。但超過範圍必須補足差額。
 |
京都巴士一日券 (500 yen),只要搭乘公車超過兩趟就值回票價囉~ (單趟均一 220 yen) |
順便說一下一日券的使用方式。下圖摘自市巴士(市バス )使用地圖(取自京都站的資訊中心)。
市巴士共有兩個主要系統:均一系統(均一票價單趟都是 $220)及調整系統(依據距離收費)。不管搭乘哪一種系統,都是後門上車,前門付費下車。
下圖上方為均一系統,車牌為橘底白字或是藍底白字。第一次使用時過卡,就會印上日期。之後只需在下車時,將打上日期的一日券讓司機看過即可。
下圖下方為調整系統,車牌為白底黑字。上車時請在後門處過卡,下車時前門處過卡。若超過一日券區間,就會提示補錢。嗯,在這次的旅程當中,我們並沒有遇到這種狀況。
 |
市巴士(市バス )一日券使用說明 |
【清水道站】
本堂大殿前方的露台被稱為清水舞台,採用133根(wiki 為139根)木柱搭建在斷崖之上,只靠著木柱交錯縱橫取得支撐力,為傳統木造建築中的佳作。清水舞台原本就是在佛菩薩前表演舞樂之用,而非僅具裝飾或展望用途,據說平安時代時有水葬的習俗,當時建成高台的目的是為了投葬遺體之用,時至今日早已忘卻當時的用意。
但自古以來即有不少人從舞台躍身而下尋求解脫,後來日本政府嚴令禁止並加以戒備,投崖自盡的不良風氣才逐漸消失。 (來源:
和文化紀行)
*關於清水舞台投葬之事,以前曾聽蔣勳老師提過,應該確有此事。
 |
由【阿彌陀堂】或【奧之院】望向清水舞台 - 深秋楓紅層層 |
 |
再往下走一點(可能是【奧之院】),這個角度的清水舞台更佳。 |
 |
再來一張,可以看到下方步道。 |
 |
再走下去一點,鏡頭推遠,清水舞台後面有整修工程。 |
清水寺有許多地方在整修,除了清水舞台(本堂)後方的建築,還有位在同一排的【阿彌陀堂】及【奧之院】都在整修。不知何時才能完成啊。
還有喔,【本堂】除了【清水舞台】之外,還有很多可以參觀的地方。詳見
官網>【本堂と清水の舞台】,但老公一心拍照無心觀賞,我們就匆匆走過啦!
另外,走出【本堂】後有個【地主神社*】,是日本有名的結緣、祈求戀愛運的神社。想當然爾,我們也沒進去。其實,地主神社本身十分古老,亦有可觀。
*地主神社位在清水寺的清水之舞台左邊,到江戶時代為止是清水寺之鎮守社。明治時代,因神佛分離令從清水寺獨立。1994年,作為清水寺之一部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古都京都的文化財」。 (來源:
Wiki)
ps: 「地主神社」為神道教寺廟,「清水寺」為佛教寺廟。
*地主神社的歷史從神話時代(日本建國以前)就開始了,根據近代的研究神社中的"戀占石"為繩文時代之遺物。最初神社本殿的建造從官方紀錄的資料為701年,是日本最古的神社建築格式,多位歷代天皇曾來此舉行祭祀儀式,歷史上知名的武將、文人如平清盛、豐臣秀吉、德川家光、出雲阿國等人都在此留下造訪記錄。目前的許多社殿建築是在德川家光時代重建的。
時至今日,神社似乎轉型為祈求戀愛姻緣的功能而大受歡迎,山道入口一個大大的"緣"字及"良緣祈願"的招牌,吸引無數男男女女在此祈求良緣,神社正殿前方有一對相距約18公尺的"戀占石",據說善男信女只要在此閉上眼睛,口中唸著愛慕者之名,從第一顆戀占石筆直走到另一顆戀占石,日後必可成就美滿姻緣,而穿梭兩石之間的行人則代表戀情的阻礙次數,所以常常在此看到閉上眼的人與旁人的加油嬉鬧聲此起彼落,真的是十分熱鬧!
最初來到清水寺參拜時會以為地主神社只是其中一間附屬的小神社,但其實地主神社存在的歷史可比清水寺來得還要長久喔! (來源:
和文化紀行)
離開整修中的【奧之院】,步入緩緩向下的轉彎坡路,兩旁紅葉黃葉爭艷,我們不由得走走停停。
 |
紅葉 |
 |
黃葉 |
 |
紅 與 黃 |
接著來到【清水寺】另一處著名景點【音羽之潼】,寺名由來就是因為這道清澈泉水。
泉水分為三道流下,分別代表長壽、財運和學業,以長水勺盛水,倒入手掌或隨身器皿飲用。請看照片中前二人之示範,千萬別用口就勺呀,既不衛生又失禮丟人。
【音羽之潼】前方滿是排隊人潮,每人只可取用一道泉水,「長壽」、「財運」、「學業」三選一,考驗你的選擇。想當然爾,咱們志不在此,就沒去湊熱鬧。
*懶貓絮語:貓心深處倒是蠻想去湊湊熱鬧,畢竟這可是聞名之泉。但...即使去排隊了,貓也不知道該選擇哪一道泉水。一心只想祈求「健康」或是「快樂」的泉水呢!*_*
 |
【音羽之潼】- 三道泉水,分別代表「長壽」、「財運」、「學業」的祈福。 |
在京都特別容易看到穿著和服遊賞的人們,她們與周遭的廟宇建築風景相得益彰,毫不意外的亦成為悅目風景。
我並未刻意獵取穿著和服的人們,所以錯過許多,這張還是老公提醒下拍攝。其實身著和服即意在展示,她們多半不會介意被拍攝的。是我傻了~
 |
穿和服的姑娘們,各具風情。 |
 |
「清水舞台」的高聳支架 |
走過「清水舞台」下方,咱們沿著石牆下方行走,發現紅葉石牆好風情。
 |
紅葉映石牆,燦爛伴堅石。 |
 |
沿著石牆仰拍,更顯石牆之高。 |
 |
燦爛似火的紅葉,繽紛了古寺石牆。 |
 |
再來一張 「紅葉映石牆」 |
 |
紅葉透光 |
 |
這條小路的盡頭 是 紅葉燦爛 |
近黃昏,我們再度走回【奧之院】附近,尋找夜景的拍攝地,順便 take 一張。
 |
清水舞台,華燈初上 (5:07pm) - 使用鏡頭 Canon EFS F2.8, 17-55mm |
 |
清水舞台,夜色更深 (5:13pm) - 使用鏡頭 Canon EFS F2.8, 17-55mm |
本想在這裡混到夜間參拜,但隨著遊人漸漸減少,看來這是不大可能的。還是趁著被人請出之前,自己離開吧!
我們在入口的側邊等候,因為遊客實在太多,連吃飯都得排隊,遂決定拍完夜景回旅館再吃晚餐。
「夜間參拜」的隊伍排得很長很長,我們已經累了,不想排隊。寧可等排隊的人潮都入場後再慢慢入場,反正清水寺幅員遼闊,不必擔心擠不進去。
【清水寺 。夜】
排隊人群終於走完了,我們買好「夜の特別拜觀券」,入場去也!
 |
清水寺。「夜の特別拜觀券」 |
清水寺的夜景很美,但是很難拍照,尤其是沒有腳架。
但...我不後悔沒帶腳架,一則腳架好重,二則我也懶得把相機在腳架上,調整再調整。
只好拉高 ISO 到 800,甚至 1600,以期手拍時減少晃動感覺。
 |
「三重塔」の夜 (ISO 800) |
 |
「三重塔」の夜 (ISO 1600) |
 |
夜之楓 (ISO 1600) |
再度走到我們的拍攝重點,由「奧之院」拍向「清水舞台」。
因為無法放腳架,我們只好把相機直接放在欄杆上取景,使用 ISO 800,拍攝成果還算不錯。
 |
夜之「清水舞台」 (ISO 800) |
 |
夜之「清水舞台」II (ISO 800) |
最後,附上兩張以隨身小相機 (Sony T50)拍攝的夜景。
都有輕微晃動,但是別有味道唷!不知你是否同意?! *_*
 |
夢之林 |
 |
幻之枝 |
大約 7:30pm,我們離開清水寺。結束這燦爛紅葉的一日。*_*
=====================================================================
2012 京都賞楓行
=====================================================================
預告,下一篇是【福田式煙火】。
回覆刪除再回來寫京都的紅葉【京都御苑及永觀堂】。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