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弁天社」與「錦雲橋」@ 楓紅最火紅的「永觀堂」 |
每逢賞楓紅季節,拜觀券即漲為 1000 yen (平日 600 yen)的「
永觀堂」。絕對是最昂貴的拜觀券,但......貴得有理,值得
永觀。
「禪林寺」俗稱「永觀堂」,約 3000株岩垣楓葉*遍佈寺院,自古以來即為京都首屈一指的賞楓名勝聞名。
「禪林寺」坐落於形勢高低不等的山丘上,配合地形配置各座殿宇,因此造成了禪林寺獨特的風格。這些殿宇,許多頗具歷史性,例如唯有在城堡或大名宅第才可以見到的總門及中門、保存禪林寺的正尊阿彌陀佛像的阿彌陀堂、格式設計如同五重塔的多寶塔、有「松鳥圖」及「群仙圖」等著名門畫的書院造方丈(釋迦堂)等,都是重要的歷史建築。殿宇之間以稱為「臥龍廊」的走廊連接,因為臥龍廊是順著山的斜面所建,上上下下,彷彿在龍的身體裡面行走,唯有來到禪林寺才可體驗的獨特經驗。 (略微改寫) (來源:
日本見聞錄)
*岩垣楓葉是指永觀堂境內陡坡面生長的紅葉。岩垣楓葉名稱最早出現在平安時期
藤原関雄的和歌中
「奥山のいはがきもみぢちりぬべし,
てる日の光みる時なくて」
意思大概是說深山裡陡坡上美麗紅葉,還沒照到太陽就已經散落了。有被天皇冷落不受重用的暗喻。 (謝謝《
一個人的紅葉狩》:P)
註:
永觀堂本為
藤原關雄的宅邸。
【禪林寺】是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的總寺院,山號眾聖來迎山、院號無量壽院,正尊阿彌陀佛如來立像(重要文化遺產)的頭面朝向後面,因此稱為「回望阿彌陀佛*」。另外,永觀堂是京都3間勸學院(學問研究所)之一,自古盡力於學問的追求。
855年(日本齊衡2年)空海的徒弟真紹購買了文學作家藤原關雄的宅邸遺跡作為寺院。當時京都禁止私人建設寺院,因此 863年(日本貞觀5年),由當時的清和天皇取得「禪林寺」的寺號成為正式寺院。
【禪林寺】起先是真言宗寺院,在被稱為是興中之祖的第 7代住持永觀律師(1033年~1111年)時開始逐漸轉變為淨土宗。禪林寺流傳著許多有關永觀的故事;1082年,當時50歲的永觀正一邊念著佛,一邊在阿彌陀佛如來附近徘徊時,阿彌陀佛如來突然由須彌壇走下,與永觀一起開始行走。永觀嚇了一跳後停下,阿彌陀佛如來則回過頭說「永觀太慢了」。從此阿彌陀佛如來的頭轉不回來,就以回過頭看的姿勢安置在正殿。因此,正尊被稱為「回望阿彌陀佛如來立像」;也有個故事說,正當永觀專心念佛時突然眾神明乘坐紫雲來迎接永觀,因此山號稱為聖衆來迎;又一個故事說,永觀不只推薦人民念佛,也在禪林寺裏設置藥王院救濟病人,因此禪林寺也被稱為永觀堂。 (來源:
日本見聞錄)
*我非常喜歡「回望阿彌佛陀」(請見下圖)的故事,彷彿看見佛陀願意等待人們腳步跟上的那份柔軟佛心。但...這次我沒親眼看見佛像,因為只顧著拍照的我們,匆匆行過室內呀!下次若有機會造訪,必定會親自禮拜。
 |
「回望阿彌陀福」@永觀堂 (網路照片) |
===============================================================================
(回到咱的旅程)
承
上文(京都御苑),午餐後,我們再度由旅社(
佐和屋)附近的「熊野神社前站」搭乘 92, 203, 204 路公車到「東天王町站」,再換乘 5 路公車到「南禪寺‧永觀堂前」。我們當然還是使用京巴士一日券(上午去京都御苑,下午去永觀堂,黃昏搬旅社,徹底利用一日券呀!哇哈哈)。
*其實「南禪寺」與「永觀堂」就在附近,排行程時可以排在一起。
 |
京都巴士圖 |
【永觀堂】
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總本山。「
禪林寺」 ,俗稱 「
永觀堂」。
 |
最貴的「永觀堂」拜觀券 - 1000 yen (平成2ˋ年 = 2012年) |
我們遵循著[順路]指標參觀,為了便於說明。茲分成四段行程來介紹。
===============================================================================
1. 由「總門」到「中門」,到「諸堂入口」門外
(請參見下圖,淺藍色路線)
 |
咱的路線 - 1 (淺藍色 ) |
 |
「總門」望進去楓紅正火呀~ |
*永觀堂的
總門(総門そうもん)是江戶時代末期的建築,為「高麗門」式。
*什麼是「
高麗門」呢? 兩根主柱上方架著主要的人形屋頂。在屋頂下面的後方,有兩個較小的屋簷 ,以90度垂直方向外伸出。當大門打開時,小屋簷剛好就覆蓋在大門上方。顯得十分
氣派。
*「高麗門」是從高麗流傳過來的, 一般是用在城的外圍。
*以「永觀堂」的總門為例,因為木門巨大,故小屋簷伸出主要人形屋頂甚多,由空中看下來,會形成ㄩ的形狀(左右兩邊的線就是伸出屋頂的小屋簷)。
(謝謝《
nini 的隨身手札》及《
Kanazawa Castle Watching (金沢城は見て)》,略微改寫)
 |
「總門」旁邊的石碑 (有兩種不同的楓葉唷) |
 |
牆內的楓紅頻頻呼喚,讓我們甘願掏錢入園。 |
 |
再來一張牆內的楓紅,紅、橙、黃、綠,繽紛無比。 |
 |
院內楓紅盈,院外心思慕 |
 |
「智福院」(未開放) |
 |
好一片橙黃 (光是人在牆外就拍個不停,不禁懷疑該不會最美的楓紅都在這裡吧!@@) |
 |
「中門」 拜觀券入口 - 掛著門簾,京禪味十足 |
*
中門,是「
藥醫門(
薬医門)」式的建築。 (謝謝《
nini 的隨身手札》)
*什麼是「藥醫門」呢? 四根柱子上方架著主要的人形屋頂。但是大門略微向前移動,使門後形成一個有屋頂遮蔽的小空間。
*與「高麗門」的差別是沒有與屋頂垂直的小形屋簷(遮蔽在敞開的大門上方)。
進入「永觀堂」,左邊就是「勸學院」,也是「聖峯中學校跡」。
這裡自古就是京都三家勸學院(學問研究所)之一,學術氣氛濃厚。
現在,裡面已經改為「永觀堂會館」。
 |
咱的點心 - 三串烤糰子附茶 (600 yen) |
 |
紅葉小景 |
 |
細緻黃葉小景 |
 |
細緻黃葉小景 (茂密篇) |
 |
美麗瓦當 亦有楓葉意象 |
 |
黃葉 木門 小徑 |
===============================================================================
4. 由「御影堂」旁小路,徐徐上山,走到「多寶塔」。
(請參見下圖,桃紅色路線。登高可望遠,好遠也好美呀!)
 |
咱的路線 - 4 (桃紅色 ) |
 |
走向高處的「多寶塔」,一回首撞見滿園紅葉黃葉無邊 |
 |
由「多寶塔」看下去,但見「永觀堂」淹沒於紅葉黃葉之中,十分美麗。 |
 |
由「多寶塔」遠眺,再把鏡頭推遠一點,發現「永觀堂」的紅葉,果然美麗壯觀。拜觀費1000丹,合理。 |
 |
「多寶塔」 |
 |
黃葉小景 |
 |
「開山堂」,連接著依地勢起伏而建的「臥龍廊」,惜未開放。 |
 |
楓葉,襯著古樸的木造屋簷 |
 |
掩不住的殷紅 漫出牆來 |
 |
彩葉楓林 |
 |
彩葉楓林 |
我們一直拍到下午三點多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因為今天必須換旅館唷!
我們將搬到京都車站附近的「
京都站飯店 西館(Hotel Station Kyoto West)」,步行到 JR京都站約 3分鐘。住兩晚後,又要搬家。
話說,本來我們沒有計畫要到永觀堂的(不然我們前一日去「南禪寺」就該順道參觀的)。後來是因為實在不知道,搬遷旅社的下午該如何打發,這才聽從「
佐和屋」老闆的建議來到「永觀堂」的。幸好.........我們來了。
「永觀堂」真的是紅葉最美的地方。
各處小景,入眼皆美。唯一可惜是沒有「永觀堂」特別具代表性的景色,如:清水寺的清水舞台,嵐山的渡月橋。所以拍攝出來的照片,美則美矣,只因不夠具有代表性而終究吃虧。
即使如此,「永觀堂」仍然是我心中
賞楓的第一名所。美麗的景色拍不下來又何妨,拍不出代表性有如何。眼見美麗楓葉的感動如此真實,「永觀堂」果然值得好好永觀。大推~~
*預告,京都的下一篇文章是「嵐山」。敬請期待。
===============================================================================
2012 京都賞楓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