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08, 2013

第二堂課。歲月 照堂@北美館@928

歲月 照堂 @北美館 (9.4.2013 ~ 12.29.2013)
紀實攝影向來不是我的菜。

說得更精準一點,紀實攝影不是我會做的菜,因為我總是懼怕會侵犯到影中人。還有,上課前 Google 「張照堂 」,只看到批判意味強烈的照片(提醒我勿忘社會的不公不義,唉),所以頗為掙扎。是該去上課呢 (so unsure)?還是跟著老公去拍照「The Color Run」(so funny)

最後,我決定去上課,因為很想了解老師會如何介紹「張照堂 」。

很高興我選擇了在 9/28 教師節這天去上課,認識了張照堂老師,還有他的創作路程。對於紀實攝影更有了另一番感受。

後記:
- 數日後的10/4我和老公再度拜訪北美館,意外發現居然有免費導覽可以借用。而且三樓的展場可以拍照,令我詫異不已,再三確認,才敢拿起相機盡情拍攝。因為有玻璃反光,除非有偏光鏡,很難拍好。
- 這次因為老公對於播放影像沒有興趣,所以沒看。我其實還蠻想看的,特別是《王船祭典》。只好找機會再看囉~ 
- 又,那個「迫 聲音」好像挺有趣的,改天一起看囉~
- 又之又,一個月過去了,總有其他的事干擾我甚至吸引我,所以不知道何時才會再去看耶!(@@)
三張門票,門票正面是張照堂作品 ─「行天宮,1978」*_*


========================================================================================
【上課囉~】
9:45am 老師帶了近20位學生,直上三樓展場。第一站就是扶手梯口的影像自動展示螢幕。看著眼前的黑白照片不斷停格變換,看著看著...不知道為什麼,居然有點兒感動.........

後來老師說起,配樂可能是由音樂素養深厚的張照堂自己挑選的。 (啥,音樂?!我好像沒注意到有配樂耶!@@)

*-------------------------*-------------------------*-------------------------*-------------------------*-------------------------*
【年表紀事】 接著,老師帶我們走到「張照堂」年表記事前,簡單介紹生平。
- 1943 臺灣省臺北縣板橋鎮出生 ,父親行醫,家中子女七人,排行第五。 (出身醫生世家,所以有機會學習當年並不普及的攝影技術)
- 1957 成功初三時,向大哥借來 Aires Automat 120雙眼相機,開始對攝影發生興趣。
- 1958 成功高中時期參加學校「攝影社」,隨同指導老師鄭桑溪學習,四處拍攝。(啟蒙紀實攝影)
- 1961 就讀臺大土木系,不務課業,反勤於文學閱讀與藝術吸收,著迷於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荒謬劇場等現代思潮,大量閱讀東、西方著作,並展開概念性與現代觀的攝影創作。
- 1962 與高中同班同學黃永松(現為漢聲雜誌的總編輯)上新竹五指山度暑假,拍攝軀體(拍攝裸體如雕像)開啟新的攝影方向此時,還拍攝了一些無頭的影像,視為對當時社會的無力與吶喊。
- 1965 與廖淑貞結婚。
- 1965 與老師合開「現代攝影雙人展」,引起兩極批評。傳統唯美派批評頹廢消極慘白,另一派(多為藝術界文學界)則是大為讚賞其破舊立新(並非舊的不好,而是讚賞具有獨立思考的新思維)
- 1965 徵召入伍,在澎湖當兵,平時在軍營寫文書、抄鋼板,假日拿著相機在島上遊晃,尋找自我意象
- 1966 長子張世和出世。
- 1967 退伍,進入「朝風」廣告公司拍攝廣告片。拍攝《日記》、《實驗002》八釐米短片。
- 1968 進入「中視」擔任攝影記者。
- 1975 次子張世倫出生。主辦「搖滾大餐」放映會。
- 1976 旅行臺灣島內,拍攝電視新聞雜誌「六十分鐘」,重拾相機,開始投入寫實紀錄影像。(工作專業是拍攝影片,拍照只是隨身的興趣。而拍照風格與關心的主題一直在改變)
- 1980 《古厝》與《王船祭典》紀錄片攝製,分別獲得年度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與電視金鐘獎最佳攝影/剪輯。
- 1980 擔任三台聯播節目「美不勝收」、「映像之旅」紀錄片系列編導/攝影。
- 1982 任職行政院新聞局,協助多媒體演出及書刊之策劃、設計。
- 1984 接續三年,擔任《殺夫》、《唐朝綺麗男》、《淡水最後列車》電影攝影師。
- 1987 「舞臺的沉思」首集《薪傳》獲澳洲電視臺優異文化節目獎。
- 1988 編導「一同走過從前」電視紀錄片系列,紀錄臺灣四十年的成長與變遷。
- 1990 製作/編導「歲月中國」紀錄片系列。
- 1992 任職於公共電視籌委會,策劃/製作「臺灣視角」系列紀錄片。
- 1994 進入超級電視台工作,負責監製「調查報告」、「對抗生命」、「生命告白」等紀錄報導系列。
- 1996 自由影像工作者,「雲門舞集」舞作影帶編導,「後視野工作室」策劃/顧問,「世紀的容顏」、「臺灣世紀回味」紀錄片系列監製。
- 1997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任教。
- 1998 策劃、推動第一屆「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擔任副主席(1998-2000)。
- 1999 獲頒國家文藝基金會第三届國家文藝獎 -「美術類」得獎人,引發攝影是否為美術之爭議。
- 2011 獲頒第30屆行政院文化獎(上一次得到此獎的攝影師為第七屆的郎靜山)
  得獎感言「攝影是遺憾的藝術」。


*-------------------------*-------------------------*-------------------------*-------------------------*-------------------------*
此次展覽分為數個主題,依序逛展覽囉~~

【少年心影 1959-1961, Images of Youth】
1959-1961 張照堂的高中時代,因為成績優異,保送至台大土木系。擺脫了升學壓力的張照堂,遇到攝影的啟蒙老師 ─ 大他六歲的鄭桑溪老師。張照堂拍攝身邊的題材,街道、兒童、小雜貨攤、河流、渡船...等等。由展出的數位輸出照片可以看出他的攝影技術優良,照片的光影很好,亮部有層次,暗部有細節。在那個沒有電子自動對焦、自動調整曝光,也沒有 LCD 螢幕可以查看影像的年代,實屬不易(好啦好啦,我承認,根本是因為我完全做不到 @@)

小說家+建築師的阮慶岳,對張照堂這段時間的作品,有如下詮釋:「這些罕見的早期作品, 向我們展露張照堂攝影創作出發時的身影, 也顯示他自來既有觀看世界時, 那種「在場」卻「旁觀」, 極端冷靜、不疏離也不介入的特質, 氣息隱約是淡淡的質疑與扣問, 其後則有著對一切存在的濃厚關愛。那是一種青蒼的、略略帶著怔忡的視眼,有著對世界的些許期待與困惑以及年輕易感的心靈、那自生自覺得幽微感傷」「另外對攝影美學在構圖與視角的揣摩嘗試, 則依稀可見。

這個時期的他,以旁觀者的眼光來觀看世界,那種“在場”卻”旁觀”,不疏離也不介入(欸,我一直停留在這個 Level *_*)
但,即使拍攝的對象是兒童,在某些作品中依然透露出不屬於那個小小年紀的些許沉重氛圍。如下面的兩張照片,他真的很愛拍沉重啊。
↑ 孩童的背影與側臉,似有幾許愁 (現場拍攝,反光嚴重,加減看囉)

再來看看展覽說明一。
↑ 展覽說明一:少年心影 1959-1961 (按照片可以放大,看文字說明)
1961@板橋。初次拍攝設計過的畫面,橡皮洋娃娃做單槓,超現實的 Fu。 (展覽說明一)
1960@新竹 新埔1960@板橋 江子翠 。保留當年風貌,如今彌足珍貴 (展覽說明一)
↑  1961@板橋。前景大片沙灘,後方坐著兩個似有沉悶的孩童 (展覽說明一)
↑   1960@板橋; 1960@樹林。 當年隨拍,今日珍貴歷史記錄 (展覽說明一)


*-------------------------*-------------------------*-------------------------*-------------------------*-------------------------*
【存在告白 1962-1965, Existential Voices】
保送台大土木系的張照堂,發現藝術創作比理工學科更迷人有趣。他著迷於存在主義、荒謬劇場、超現實主義等現代思潮,開始透過影像表現類同的意念。
藉由相機的影像創作,宣洩當時精神上苦悶及壓抑,.....。失首、失焦、失能的意象隨即醞釀而生。

1962年某日當他站在板橋的自家陽台遠眺,他的影子照在陽台的女兒牆上,因為牆的高度關係剛好沒有頭顱,他對這樣的影像深深著迷。於是他將相機掛在脖子上,開啟自拍,然後拍攝了這張似乎有話卻無法言說的照片。請見下面照片。
1962@板橋。失首照的起點 (現場拍攝,反光嚴重,加減看囉)

1962年他與高中同學黃永松(現為漢聲雜誌的總編輯)前往新竹五指山度暑假,發展出一系列以軀體為主體的作品(拍攝裸體如雕像),因此讓張照堂的攝影方向更加明確,此後,他的拍攝對象便專注在人像而較少純風景的捕捉。」請見下面三張照片。
這三張五指山的裸體雕像,以第一張最常見於各色報導。微微傾斜的人體與遠方水平線形成一種拉扯與平衡,縮起頭部簡化了線條,然後由觀者自行詮釋看到了甚麼。
而,第二、三張只能說是青春肉體無限好啊!
1962@五指山 (難為了黃永松,卻因此留下青春肉體的寫照 *_*) (現場拍攝,反光嚴重,加減看囉)

↑ 展覽說明二:存在告白 1962-1965  (按照片可以放大,看文字說明)
1963@萬華 (展覽說明二)
1962@板橋。失首照的起點 (同前面)1963@板橋 江子翠(壓臉暗示壓力??) (展覽說明二)

除了用手壓臉(如上圖),還有臉紹塗上白粉,戴上面具(如下下圖),套上塑膠袋,營造出詭譎、荒謬的劇場感,不真實卻充滿壓抑,看了很沉重。
1963@板橋 (失焦的人,荒蕪的景,表現失落??) (展覽說明二)
↑ 1964@新莊 (人臉面具)1964@板橋 (我不懂啦@@) (展覽說明二)

1965年「大學四年級時與鄭桑溪推出「現代攝影展」聯展,巡展臺北、高雄兩地,提出「寧可讓人們唾罵也不願意讓人昏昏欲睡」的想法,展現紀錄真實人生並融入作者情感的作品。」

二十二歲的張照堂與攝影老師鄭桑溪在台北博愛路的美而廉畫廊合開聯展。在攝影只有唯美沙龍與傳統寫實風格的年代,張照堂前無古人的作品在攝影圈引起軒然大波,攝影界丟出頹廢、消極、慘白僵硬等批評,然而繪畫界及現代文學界卻對這個年輕小伙子大為讚賞。

批評他的人,由傳統美學出發,難以接受這樣的挑戰。連我,都是顫抖地先接收,期待慢慢消化。
讚賞他的人,欣賞他的不設自限勇於突破,之後才有,雖然很痛苦,然而唯有如此才能再度而不墜。


*-------------------------*-------------------------*-------------------------*-------------------------*-------------------------*
【社會記憶/內心風景 1970-2005, Social Memory/ Inner Landscapes】
「1970年代,張照堂進入中視工作,展開13年的攝影報導生涯。他開始深入社會與各式各樣的人接觸,同時製作許多民俗紀錄的電視節目。工作之餘,他不忘以隨身相機紀錄身邊影像。張照堂即使在拍攝「外在世界」的觀照時,往往都呼應著他內心的風景─ 悲觀的基調嗎?

下張照片可能是望安的小妹妹同意被照後,復反悔之滿臉矛盾。
↑ 展覽說明三:社會記憶/內心風景 1970-20051963@澎湖 望安 (按照片可以放大,看文字說明)
↑ 2003@俄羅斯 聖彼得堡 (偶不懂@@)1976@萬華 (人臉vs面相圖)  (展覽說明三)
 左1978@台北 行天宮 (超現實??)1985@台北  (展覽說明三)
1996@萬里   (展覽說明三)
欸,說實話,對這段時光我的認識很淺,只好先行紀錄,待日後繼續了解研究與慢慢咀嚼。


*-------------------------*-------------------------*-------------------------*-------------------------*-------------------------*
【歲月容顏 1962-2013, Faces in Time】
趁機會認識一下名人...呵呵
↑ 展覽說明四:歲月容顏 1962-2013,  掌中戲 李天祿@1976  (按照片可以放大,看文字說明)
洪通@台南 南鯤鯓@1976右上林懷民@杭州@2010右下陳映真@台北@1988   (展覽說明四)
↑ 姑婆@台北@1970右上黃永松*@北京@2006; 右下李泰祥@台北@1984   (展覽說明四)
*上圖右上的黃永松就是1962年五指山上那位裸男喔。*_*

唐朝綺麗男 演員@平溪@1984  (為何擺出如此沉悶的臉...) (展覽說明四)


*-------------------------*-------------------------*-------------------------*-------------------------*-------------------------*
【裝置 塗鴉 原作 1966-1986, Installations, Scribbling and Original Works】
對於裝置藝術,我向來比較沒FU,就把展覽說明放上來,權做記錄囉~
↑ 展覽說明五:裝置 塗鴉 原作 1966-1986  (按照片可以放大,看文字說明)

無題@1966右上石室之死亡@1966右中未完成@1967右下現代攝影雙人展*@1965
↑ *現代攝影雙人展,應該就是 1965年張照堂與鄭桑溪的「現代攝影雙人展」。展出的照片果然無法一般看待。呵呵~

↑ 左上無題@1966左下生日快樂@1967右上現代詩展 台大校園@1966右下張照堂攝影告別展*@1974*
*張照堂攝影告別展,不知為啥舉辦,不知後來如何發展...待查ing...


*-------------------------*-------------------------*-------------------------*-------------------------*-------------------------*
【播放影像 Film List and Synopses】
有機會很想再看看這些影像,特別是《王船祭典》。很想感受一下那種音樂的感染力。可惜 Youtube 找不到,只能找機會再親臨展覽囉!
王船祭典》中,張照堂完全拋棄傳統旁白式的民俗介紹,在二十分鐘長的祭典中,只配了一首兼具東方、西方調性的現代音樂,讓影像隨著音樂上下起落,直接傳達台灣民間信仰的神秘與沉溺,再次呈現張照堂主觀而獨特的電影風格。





========================================================================================
【觀後感】   
對於紀實攝影師,我總有一份佩服。佩服他們勇敢地跨出我做不到的那一步,佩服他們願意「面對與接觸人們」。

當我觀賞紀實攝影的照片時,如果是採訪記者,因為工作的報導需求,我比較沒有疑問。即使如此,依然有記者必須面對道德的挑戰,如拍攝「禿鷹與女孩」的記者,在獲得《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後,自殺(詳《《飢餓的蘇丹》(英語:The Starving of Sudan)- Wiki》)。

如果拍攝者不是記者,不是基於報導職責。如果被攝者面露悲戚、憤怒、不安...,我就會忍不住想像會不會經意或不經意地侵犯了他人的內心,或是肖像權。對我而言,侵犯了他人的內心更甚於侵犯了肖像權,畢竟被攝者多半不是名人。這...只是我的淺見,我的原則。

所以如果我選出上傳的照片中有人入鏡,常是側臉、背面或是有段距離而難辨臉目。若是不小心拍到正臉,而我判斷他未必希望入鏡(如臉有不豫),那我就會「馬賽克」他的臉,這是我起碼可以為他們所做的事。



========================================================================================
【補充資料】
這篇文章介紹得很棒,亦十分契合老師的導覽。
有人戲說:「只要你有食指,就會拍照。」長久以來,因為攝影依賴科學與化學,還有它易得、複製的本質,藝術性與原創性經常被低估,而被摒除在美術行列之外。
民國八十八年第三屆國家文藝獎幾經討論、投票,將「美術類」頒給攝影家張照堂,令許多人大感意外。事實上,一路走來,藝術界對張照堂的尊崇,還高過攝影圈曾經有過的兩極評判。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就說他:「有著最偉大的眼睛,仍然有感動的能力,是當代最敏感、最聰明的藝術家。」
一九三一年,超現實大師達利完成了畫作《持續的記憶》,畫面中一隻隻垂軟的掛錶,晾掛在枝椏上。他急急地問問人:「三年後,還會記得這幅畫嗎?」得到的答案是:「只要看過,沒有人能忘得了。」

青春無悔
一九六二年盛夏,兩個氣味相投的年輕人,相約登上新竹五指山。站在山頭上,背著相機的大一新鮮人,腦中興起把大自然與解放的人體相合的意念,於是央求好友褪盡衣衫,低下頭來,身體傾斜。攝影者將相機低擺,鏡頭中,群山疊綿的天際下,年輕赤裸的身體,經陽光的斜照,由肩背的肌理分明,到臀部的渾圓,彷彿一座現代雕塑
四十年了,當年的模特兒黃永松成為今天漢聲雜誌的總編輯,而攝影者就是今天國家文藝獎得主張照堂。提起年輕張照堂的作品,著名導演陳耀圻同樣認為:「只要看過,沒人能忘得了。」
又一個六○年代的午後,張照堂獨自站在陽台上,黃昏的斜陽穿過他的背後,投射在前面的矮牆上。張照堂站準位置,讓影子的頭因為牆的高度被切掉,映著畫面的上半部若隱若現的遠山,內容彷彿夢境般超現實,卻又蘊含著一種朦朧的詩意。
回想自己少年時的大膽實驗,年近六十的張照堂想了一下,認真地回答:「還好,當時拍了這些照片。今天再不可能有當時那樣天真與冒險的心境了。」張照堂覺得,年長者的作品顯得沉著安定,但往往因為想得太多、講太多,反而顯得笨拙。
「如果能有老年的智慧和年輕的原創,二者之間,有時有調和的樂音,有時有對抗的火花,那是最好了,」張照堂表示。

虛無的年代
(1943年)出生於台北板橋醫生世家的張照堂,自幼天資聰穎,初三時,因為成績優異被直接保送成功中學高中部。當同學們忙著準備考試的時候,他從大哥手上借來一台相機打發無聊,便玩出了攝影的興味來。高中時,常常因為頭髮過長,而被教官罰站在校門口大鏡子前的張照堂,雖然叛逆,卻再度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
在那個空虛荒蕪的六○年代(1960年至1969年),張照堂在台大的日子,幾乎都在圖書館裡啃著一些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像是卡繆、卡夫卡的小說,還有貝克特、紀涅等荒謬劇作家的劇本,還有超現實主義繪畫。「這些思緒糾結在一起,當拍照的時候,很自然地,就跑出來了,」張照堂回憶。尤其是荒謬劇那種以小人物的怪裡怪氣,日常的無厘頭,反反覆覆講出生命的無趣、無常與空虛茫然,最是令張照堂喜歡。
於是,他經常找來同學放在荒蕪的場景,有時把同學的半邊臉塗白,有時頭套塑膠袋,身穿黑斗篷躺在礁岩上……,讓他們看來有種疏遠隔離,甚至像似被人生放棄的姿態。
這些搞怪的作品,反映了張照堂當時的純真與好奇。「張照堂先生是國內把文學、劇場、詩性等概念注入攝影賦予現代面貌的先驅攝影家。」四十年前的張照堂一出手,不僅是他獲得國家文藝獎的理由之一,也是文化界人士至今經常談論的事跡。
當兵前,二十二歲的張照堂與攝影老師鄭桑溪在台北博愛路的美而廉畫廊合開聯展。在攝影只有唯美沙龍與傳統寫實風格的年代,張照堂前無古人的作品在攝影圈引起軒然大波,攝影界丟出頹廢、消極、慘白僵硬等批評,然而繪畫界及現代文學界卻對這個年輕小伙子大為讚賞。
詩人洛夫表示:「他的悲劇精神透過鏡片直接而犀利擊中了我們的內心,開始使我們戰慄,繼而使我們感動,最後使我們落入沈思的緘默。……他的作品中,哲學性更重於藝術性,或可說是種令人深思的藝術。」

我的影像,我的歌
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在廣告公司待了一年,學會使用十六釐米攝影機的張照堂,考進剛創台的中視。在鄉土運動剛萌發的年代,有些畫家或作家開始將焦點對準庶民百姓的鄉野情調。張照堂也拿起攝影機,讓鏡頭跟著一般常民生活走,拍出《美不勝收》《六十分鐘》《映象之旅》等開創性的紀錄片。「透過他的電視,我看到陳達、洪通,而且感到震撼,我想,對很多人而言,那是一種啟蒙,」林懷民表示。
《映象之旅》以每一個攝影作品般的畫面,每一個帶著感情的鏡頭,配合韻味和節奏性的配樂,讓紀錄片生動地走進報導與創作的領域,也開創了社教節目廣告滿檔的紀錄。
「當時,每一集映象之旅,我都錄了下來,」現任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助教的陳裕星表示,尤其是王船祭典》,張照堂完全拋棄傳統旁白式的民俗介紹,在二十分鐘長的祭典中,只配了一首兼具東方、西方調性的現代音樂,讓影像隨著音樂上下起落,直接傳達台灣民間信仰的神秘與沉溺,再次呈現張照堂主觀而獨特的電影風格。
張照堂對電視節目掌鏡的功力,讓許多新銳導演看上他。一九七、八○年代,張照堂同時當起電影攝影,作品包括:《再見中國》、《殺夫》、《淡水最後的列車》、《唐朝綺麗男》等。
然而,不論是拍攝電視節目或電影,張照堂還是習慣將相機帶在身邊,隨著電視節目穿越山林鄉野、街頭巷弄,基隆歌仔戲後台上演員的一個深情相望、阿里山上一個坐著吃餅乾的小孩、三峽河邊休憩的一群男子……,常讓他為了拍照忘了正職。而在電影拍片現場的等待中,許多臨時演員戲外的影像,那種似真似假的超現實,同樣吸引他定睛凝眸,按下快門。
「對我來說,靜照最自己、最自由,不需滿足別人,擔負任何使命感,有的就是填補自己的空虛感吧!」張照堂說。向來他對拍照的態度就是創作與發現,而非只是記錄。
除了書籍與影集畫冊,在張照堂的家裡,音樂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他所擁有的唱片或CD數量繁雜,從民謠、搖滾、爵士到現代與民族音樂。對於寡言聞名,少談作品的張照堂,音樂反倒是領略他影像的一種方式。
在藝術界,張照堂的音樂素養是有名的。因為他對音樂的敏銳與豐富的領略,使得他總是能夠很快地就選擇一般人想像不到的音樂來搭配舞蹈演出與電視節目。
「他就像是我的藝術顧問,如果不認識照堂,就沒有這些表演,」經常找張照堂「救命」的林懷民表示。因為雲門舞集的《家族合唱》、《我的鄉愁,我的歌》、《九歌》中的部分音樂,都來自張照堂。
「我喜歡那種幽靜深遠的現代爵士,在哭訴或吶喊中,有著一種對滄桑人生回顧;或者是極為素樸、原生的民族音樂創作民謠,令人品嚐到甘苦卻又有一股失落味道。」
張照堂還是頂尖的「星探」。在演藝界追求聲音甜美無瑕的美聲時代,張照堂不受限於流行時尚,發現歌手蔡振南那特立獨行,帶著江湖人滄桑感的歌喉。相信看過雲門《我的鄉愁,我的歌》表演的觀眾,沒有不震懾於蔡振南那來自心底的吶喊。其實,包括張照堂拍攝的《美不勝收》、《映象之旅》等電視節目,配樂也幾乎都來自於張照堂。

偶然與巧合
站在攝影家的角度來看張照堂,他一直「東看看,西看看;東做做,西做做」,不曾針對某一個主題,用功拍照。拍照,經常是在其他工作之餘,「順便」累積下來的。
自認非常懶散的張照堂表示,「在我的生命裡從來沒有什麼生命規畫,拍照亦同,我所做的事都是順其自然的。碰到了就去做,就這樣,一直往內心裡走下去。」
平常他就是隨性、隨意的拍照,不曾替自己訂過任何拍照主題。「只要自己心中保持一種態度,累積一段時間後,作品的某一種調性自然就會跑出來,」張照堂表示,他幾次的攝影展,都是這樣事後整理,自然成形的。「老是墨守成規,意念先行,創作的興奮能量就被消蝕掉了,」張照堂認為,「真正好的東西,往往是靈光一現,偶然間『碰』出來的。當然,平日你還是要去苦惱、去吸收、去嘗試。」
他對待影像的方式,看起來似乎是興之所至,卻又不是不用心,我想,來自優渥家庭的成長,讓他總是有一份無須憂慮的閒適與安心,這也成了他為人與作品的一種特色,」與張照堂風格迥異的攝影家關曉榮指出。

總歸於樸素與自然
八○年代,有一段時間,張照堂有一個二十度的廣角鏡頭,他用來拍了許多老人的近照特寫。「那時候,我有一種好奇,發現那種靠近不只是接近人的表層,而可能進入他皮相裡的精神。」這些照片後來被整理在《寬容與恩寵》攝影展中。對於廣角鏡頭被濫用的今天,張照堂提示攝影者,不管用什麼鏡頭,如果不能更貼切表達內涵,卻只讓對象因變形而古怪,那就不宜了。
回歸原點,大部份時間,張照堂用的就是一個最原始的標準鏡頭而已。對於今天日新月異,幾乎無所不能的數位影像處理,張照堂還是堅持「自然」最好。不論光線如何,他堅持不用閃光燈,因為那樣不但會打擾被拍攝的對象,也會改變現場的氛圍。
台南藝術學院的宿舍裡掛著一張照片,照片中眷村的小女孩,穿著簡單的白衣服,凝望著鏡頭,那是張照堂喜愛的一件作品
有一天,他發現底片有些潮濕,擦拭中卻將底片的藥膜給擦出了刷子的擦痕,稍後,懊惱的張照堂卻發現,那樣反更增添照片的時光跡痕與新意。對於這樣「偶然」的傑作,一般影像工作者在欣喜之餘,大多會反覆實驗,將意外的發現做出一系列作品來。然而,張照堂卻認為:「意外就是意外,當你故意去弄壞照片的時候,帶著過度的設計手法,就不自然了,反而會弄巧成拙。

彼此互換,在每一個交會中
八○年代末期開始,張照堂全省走透透,一一拜訪那些幾乎被遺忘的早期攝影家或其後代,同時也針對台灣當代攝影家整理編輯出許多專書,為台灣整個攝影藝術史辛苦地作了保存與介紹。「我想台灣的攝影,沒有受到他影響的不多,尤其是他又寫了很多東西,影響後輩很大,」青壯輩攝影家何經泰指出。
剛接任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所長的張照堂,多數的時間在台南教書,之前也在公視製作或監製一些紀錄片,包括《台灣世紀回味》、《世紀的容顏》等。
在台南的日子,清晨五點多,張照堂就到學校附近的烏山頭水庫運動,沿著水庫快走。走著走著,就和在水庫邊垂釣的老人席地坐下來聊天。被藝文界認為孤僻寡言的張照堂,卻很容易與一般人無所不談自然的聊天。「那也是拍照後,學習來的,」張照堂表示。
一直以來,人,是張照堂的唯一主題。在拍人的過程中,他反省著:拍一個人之前或事後,如果可以和對方聊聊天,互相有一個善意的交會,讓拍照在和諧的氣氛下進行,留下被拍者生命的一個片段,那是一種「致意」。當然,更多情形是,如果被拍者並不知道自己被拍了,甚至不同意你的態度,攝影者卻自行刊登照片,那是一種「掠奪性」的行為,拍照就成了一種「歉意」,攝影成為野蠻的「原罪」。
「拍照者與被拍者之間需要有共鳴,要靈犀相引,才可能產生一個意味深長的根本情感吸引人。」近年來減少拍照的張照堂認為,在吵雜疏離的現代社會,人的原味不再,面貌似乎都不如從前那樣深刻與豐富。
一個虛無蒼白的輕狂少年,因為相機而貼近常民生活,在每一個按下快門的動作中,悄然地堆累生命厚度;在老人們那自信無懼於鏡頭的面容中,照見生命的寬容與厚實。
今天,不為了拍照,張照堂還是很喜歡和老人家自由自在地談天說地。「談一談,互相體會彼此一些,交換生命的一部份感動,那一天感覺都很好呢!」張照堂讓我們看見的,除了動人的剎那,更在於他誠摯溫暖的胸襟。
p.032
(林格立攝)
p.035
剛進台大的張照堂,將好友黃永松的身體變成現代雕塑,置於大自然之中,留下這一幅經典之作。(一九六二新竹五指山)
p.036
如何不扭曲拍攝對象,並且讓被拍攝者在鏡頭中呈現內裡精神,是張照堂在使用廣角鏡頭時念念不忘的。(一九七○ 姑婆陳廖全)
p.038
從不訂定人生計畫,從不擬定拍照主題,張照堂的人與作品,皆散發著一種隨緣的自在。(林格立攝)
p.039
人生如夢,人生如戲。歌仔戲後台,兩位歌仔戲演員的一個深情相視,意味無窮。(一九七四基隆)


*-------------------------*-------------------------*-------------------------*-------------------------*-------------------------*
        張照堂,1943年生於臺北板橋。在成功中學經歷初中與高中兩個求學階段,因兄長的單眼相機開啟對攝影的興趣,初中三年級時加入校內攝影社,社團指導老師是當時就讀政大新聞系的鄭桑溪,兩人在攝影創作理念及技術上有著相同的企求。此時期,短暫接觸彼時時興的沙龍畫意攝影便朝向觀望現實人間的「紀錄」攝影,初期選用120底片,留下少數構圖取景頗具用心的方型相片。

  1961年進入臺大土木系就讀,正當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引入臺灣之際,在學院中的張照堂醉心於此,除了卡謬、卡夫卡等作家的文學作品之外,亦接觸《劇場》雜誌引介的一些現代西方劇場作品或理論,如荒謬劇場、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等。1962年他與高中同學黃永松前往新竹五指山度暑假,發展出一系列以軀體為主體的作品,因此讓張照堂的攝影方向更加明確,此後,他的拍攝對象便專注在人像而較少純風景的捕捉。大學四年級時與鄭桑溪推出「現代攝影展」聯展,巡展臺北、高雄兩地,提出「寧可讓人們唾罵也不願意讓人昏昏欲睡」的想法,展現紀錄真實人生並融入作者情感的作品。


  1967年退伍後,進入「朝風」廣告公司拍攝廣告片,學會16釐米攝影機的使用。同年拍攝《日記》、《實驗002》兩部八釐米實驗短片。隨後進入中國電視台(簡稱中視)新聞部擔任攝影記者,從事新聞紀錄短片拍攝,開始發展出張照堂靜照之外的第二個影像創作領域,在1969年參與組織「V-10視覺藝術群」。1974年以「攝影告別展」,向出現困境的攝影風格告別,並專注於拍攝「新聞集錦」、「芬芳寶島」等系列節目,嘗試音樂與影像結合,且少旁白的紀錄影片形式。

  1976年起,因拍攝電視新聞雜誌「六十分鐘」,行跡遍及臺灣各地,讓他重拾相機,拍攝較為寫實的抓拍紀錄影像,不同於往昔的戲劇性風格1980年代初期電視紀錄報導工作以「美不勝收」「映象之旅」為主,後者曾獲金鐘獎最佳文化節目獎,由雷驤撰稿,張照堂杜可風擔任攝影,其中「王船祭典」「古厝」讓張照堂分別獲金鐘獎及金馬獎最佳攝影與剪接獎的肯定。

        離開中視後,改以自由攝影師的身分從事影像工作,1980年代中期以後,除擔任電影攝影,也參與原住民紀錄片拍攝,籌畫講述台灣現代表演藝術的「舞臺的沈思」系列節目,編導「一同走過從前」電視系列,紀錄臺灣四十年成長變遷。1990年代起亦擔任製作人,先後任職於公共電視台及超級電視台,陸續參與「歲月中國」、「臺灣視角」、「調查報告」、「對抗生命」、「生命.告白」等系列紀錄報導。

  除了靜照攝影與動態紀錄影片,張照堂的專業生命另有兩個面向,分別是攝影叢書的整理編輯與學術教育,兩者亦有重要的貢獻與影響。前者起於1988年為光華雜誌編寫《影像的追尋》上、下集,介紹臺灣三十三位資深攝影家。而後主編《臺灣攝影家群象》叢書,共有兩輯總計13冊的攝影師作品集,分別在1989年及1996年出版。張照堂用心致力於老照片及珍貴影像的整理,陸續策畫《看見淡水河》、《看見原鄉人》、《雲門快門二十》、《女人˙台北》、《老 ˙台北˙人》、《認真的台北人》、《家園重見》、《風城舞影》等影像專輯,2002年發表《記憶‧鄉愁-鄧南光》傳記。

  1997年張照堂應聘至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任教,將多年來實務與理論融合的經驗加以傳承,自1998年起連續兩屆策畫、推動「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1999年策畫監製公視「世紀的容顏」系列紀錄片,追尋台灣過往歷程與將熄未滅的遺存。同年他成為第三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的得獎者,肯定其多年來的成就。2000年後依舊有紀錄片的監製,如:「世代風景-快門三劍客」、「台灣世紀回味」、「踴舞˙踏歌-雲門30」等,並在2011年榮獲第三十屆行政院文化獎,是繼郎靜山(第七屆)後第二位獲獎的攝影家。

  張照堂在影像領域的發展與成就是多元並存的。60年代受現代主義所啟發滋養的那批畫面迷惘、抑鬱的攝影作品,以人物畫白、模糊失焦的臉探問存在本身,初試啼聲便成為台灣攝影發展中風格深刻鮮明、烙現時代氛圍的代表性作品,這樣略帶文學化的視覺影像所展現之生命知覺、時代情境的體現,雖然隨著時代流走以及創作者心緒的改變而無以為繼,但後來的張照堂其實仍然用觀察之眼,捕捉現實人生裡的些許荒謬,追求踏入現實又超脫現實的超現實影像,做為對人世觀察的回應方式,以及對現實的期許與反省,就像他對攝影工作者的定義:「隨時走路,即時在場。」惟有持續頻繁的接觸、接近,才能捕捉有意義的瞬間。



*-------------------------*-------------------------*-------------------------*-------------------------*-------------------------*
  • 【鄭桑溪】張照堂的攝影啟蒙者。老師說,鄭桑溪是當年少數從事紀實攝影者。
*本文著作權為文化部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來源)
攝影家,攝影文化活動推動者,攝影教育家,臺灣最早從事雜誌專業攝影工作者。1955年購入第一台相機開始遊走街頭攝影,並加入攝影家張才指導的新穗影展團體。畢生攝影創作與論述,受張才等自日本引入的社會寫實攝影觀念影響至深。

1959年為學習攝影考入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1960年擔任救國團幼獅社暑訓攝影記者;1962年入行政院新聞局實習;1963年服役時協助拍攝十月慶典;1964年入新聞局擔任政府對外文宣刊物《Vista》月刊專任攝影。1968年為《綜合月刊》、《婦女雜誌》挖角,同時擔任兩份刊物的專任攝影。

鄭桑溪於1950年代即在時為全盛期的臺北攝影沙龍嶄露頭角,並曾於1959年創辦「政大攝影研究會」。1963年創基隆市攝影學會,1965年起出任「中國」、「臺灣」兩龍頭攝影學會各項要職。1963年於政大在學期間,在臺北「美而廉」藝廊舉辦首次個展「飛禽」,巡迴全臺各地並出版同名攝影集;1965年與門生張照堂共辦「現代攝影展」雙人展。

鄭桑溪1959年就讀大一時即任成功中學攝影社指導老師,1967年在臺視製作主持「攝影漫談」節目。1968年起先後在銘傳商專(今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科、大眾傳播科、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新聞系等擔任專、兼任教職。197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所攻讀戲劇電影碩士。1974年返臺繼承父業。1975年與友人共創《攝影天地》月刊與「鄉土文化攝影群」,積極參與攝影公共事務,為臺灣攝影文化的推動者。

1985年與「百年臺灣攝影史料整理小組」田野調查隊接觸,復歸攝影圈;1989年應臺北視丘攝影藝廊之邀舉辦「影像語言的探索與創造」、「報導攝影的先行與開展」2次個展;1996年應東京都寫真美術館邀參加「亞洲人的視野:躍動的亞洲」展;1997年應臺北市立美術館邀舉辦「世代映像與歲月:鄭桑溪60回顧展」。作品為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及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等知名美術館典藏。

鄭桑溪與生俱來對視覺結構的敏銳洞察力,使他得以超越以快門獵捕街頭偶遇事件的層次,留下結構嚴謹、影像語意層次分明,且視覺語彙極其豐富為數可觀的作品群。主要作品有「飛禽」、「基隆」、「九份」、「蘭嶼」、「臺北」等系列。


========================================================================================
匆匆整理,因為近來真的很忙耶~

決定聽老師的話,還是悠閒散步美學的好,別為難自己了。

8 則留言:

  1. 10/05 第三堂課。紅點設計博物館 @ 松山文創 (小了點,還可以,認識世界四大設計比賽)

    *世界四大設計比賽:德國紅點、德國iF、美國IDEA、(G mark)。

    茲整理四大設計比賽的簡易資料如下,權做小小筆記。

    1.德國紅點:紅點獎(Red Dot Award)源自德國。
    起初,它純粹只是德國的獎項,可以一直追溯至1955年,但它逐漸成長為了國際知名的創意設計大獎。
    現在,可以說red dot已是與iF獎齊名的一個工業設計大獎,是世界上知名設計競賽中最大最有影響的競賽之一。
    每年,由設在德國的Zentrum Nordhein Westfalen舉辦的“設計創新”大賽進行頒獎。
    評委們對參賽產品的創新水平、功能、人體功能學、生態影響以及耐用性等指標進行評價後,
    最終選出獲獎產品。

    2.德國iF:IF Design Award(IF設計大獎)由德國IF(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
    漢諾威國際論壇設計有限公司主辦, 誕生於1953年,至今已有60餘年的悠久歷史了。
    它以振興工業設計為目的,提倡設計創新理念,每年都會召開國際性競爭大賽,
    被公認為全球設計大賽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在國際工業設計領域更素有“設計奧斯卡”的美譽。
    伴隨著“德國製造”在世界贏得的信譽,IF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到全世界的眾多企業,
    在設計師的心目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3.美國IDEA:美國IDEA獎全稱是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美國工業設計優秀獎。.
    IDEA由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主辦、
    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SA(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擔任評審的工業設計競賽。
    該獎項的設立於1979年,主要是頒發給已經發售的產品。
    雖然只有25年的歷史,卻有著不亞於iF的影響力。作為美國主持的唯一一項世界性工業設計大獎,
    自由創新的主題得到了很好的突出。
    每年由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從特定的工業領域選出頂級的產品設計,授予工業設計獎(IDEA),
    並公佈於當期的商業周刊雜誌。

    4.日本Good Design:Good Design Award是日本產業設計振興會在1957年創立的獎項,
    風格獨特的得獎標誌G-Mark,更是代表此獎項的重要象徵。
    超過百分之65 的日本消費者經由它來提高品牌認同以及各種產品的價值。
    Good Design Award的評估具備了10個基本要素,包括美觀、信譽、獨特性、功能性、
    易於操作、安全性、環保、滿足顧客需求、經濟價值以及吸引力。

    回覆刪除
  2. ================================================================
    12/14(六) 第十一堂課。張義雄─百歲回顧展 @ 台中國美館 (第一次拜訪國美,Like)
    12/14(六) 第十二堂課。安藤忠雄建築 @ 台中亞洲現代美術館 (我的第一座安藤,Good)
    ================================================================
    12/14(六) 第一次參加班上的戶外教學到台中。雨天,不減遊興。
    因為安藤,很幸運的有師母同行。師母帥氣有型,氣質出眾。

    上午是我第一次拜訪國美館,居然免費參觀,真是佛心來著。
    老師帶我們參觀並導覽【張義雄─百歲回顧展】,不錯看的油畫。
    發現許多畫作旁有 QR Code,以手機掃描,居然是mp3 導覽,一一下載準備回家慢慢聽。
    雖然...到現在還沒空聽@@。國美館,真的很用心欸。

    下午到亞洲大學朝聖,台灣的第一座安藤建築。
    雖然因為展覽,切割了安藤建築中最重要的空間感,然而首次親炙,依然十分開心。

    謝謝老師的介紹,很豐富的參觀行程。
    謝謝班代的費心安排,台中行圓滿完成。讚!

    回覆刪除
  3. 《王船祭典》的音樂是Mike Oldfield的Ommadawn。Youtube找得到。
     
    去年在展場聽到影像與音樂能如此結合,便一直記念在心。覺得已是超越時代的創作。
    看展前不認識Mike Oldfield。
    返家後受到影片氣氛感染,興匆匆去查,聽了一些他的音樂。覺得Ommadawn的編曲至今還是很炫。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 leahahaha。

      循著你的線索,立馬在 Youtube 找到
      《Mike Oldfield - Ommadawn Full (Part 1 + Part 2 + Track 03 *On Horsebac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ToJDpxQa0)

      喜歡撥弦的聲音,叮叮咚咚彷彿低語。
      好些高潮部分亦緊揪人心。

      可惜沒在展覽現場觀賞「王船祭典」,無從得知音樂與影像如何結合。
      人生,就是如此。一但錯過,可能就是永遠。 (為啥 Youtube 沒有「王船祭典」啊啊啊~~~)

      謝謝你,讓我認識 Mike Oldfield。讓我有機會**聽見**。


      *順便收錄一篇相關文章:
      【〈台灣,核災之後〉 張照堂的不安想像】- TEIA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node/84487)

      刪除
    2. :D 也謝謝連結。
       
      我在張世倫先生的Flickr上看到一張照片,顯示台北市圖可能有王船祭典的錄影帶。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hihlun/11821963184
      但是去市圖網站查這捲下落,暫時查不到。也有可能我用的關鍵字不對。
      可能要存個念想了。

      刪除
    3. 謝謝 leahahaha。

      這個念想 充滿了希望耶!
      改天去圖書館試試看,喔耶!

      刪除
  4. 還有拍人真的很難。
    自己還是很難去向不熟的人說請讓我拍。更遑論與被攝者產生共鳴,產生意味深長的情感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錯齁,我也超怕拍攝陌生人的,更不敢開口詢問。
      所以特別佩服紀實攝影師。

      刪除

2017 黃山秋日行 Day 4 - 1宏村 (1019)

↑ 宏村,月沼,最最美風景! 黃山秋日行的第四天,我們來到期待已久的「 宏村 」。 電影「 臥虎藏龍 」曾在此地取景,因而揚名國際。 而「宏村」最吸引人們的,卻是它的 美麗 。 美 在湖光倒影 。 輕輕搖曳的水面,收納水色天光,無語卻勝似私語。 水光映照黑瓦白牆,蕩蕩悠悠,憑添幾...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