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澎湖2011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澎湖2011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六, 9月 10, 2011

菊島行(八) - 日出-西衛海-眷村 再見 (618am)

在民宿「海之徑」的陽台拍攝日出 - 天色微明  路燈依然明亮   天際染上粉紅 (4:49am)
西衛海日出印象
不瞞你說,這幾日的拍照讓我有種滿到厭倦的感覺,看來...我不是箇中癮人。所以我婉拒了跟老公清晨 4am 起床衝海邊拍攝日出,寧可留在民宿的向海陽台來拍攝。 4:49am,天色微明,路燈依舊明亮,天際已染上粉紅。(如上圖)。
5:09am - 太陽初探 街燈已然熄滅  準備迎接日出
5:20am - 太陽剛剛離海  染金水面  霞雲瑰麗
5:27am - 太陽漸漸升高 日暈清晰如環  朝雲美麗如綢

拍完日出,繼續補眠。等候辛苦外拍的老公返回。Zzzzz......


西衛海民宿村
接著在等候七點的早餐前,我們來去拍攝美麗的西衛海民宿村。
西衛海民宿村是五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蓋了五棟風格各異的民宿,分別是海之徑(黃)、海旅巢(白)、海藍藍(藍)、海灣灣(綠)及海璞(紫),於 2009年開幕。五位朋友一起做民宿,既競爭又互相陪伴。我們住在村長的民宿─海之徑。

五棟民宿,顏色風格各異  (海藍藍未入鏡)
西衛海 - 海之徑 (我們就是住這一棟)
西衛海 - 海之徑 之 徑
西衛海 - 海灣灣
西衛海 - 海旅巢
西衛海 - 海藍藍
西衛海 - 海璞

借幾張老公拍攝的照片來撐撐場子。
老公拍攝的「海之徑」
海之徑 之 上二樓之徑
海之徑 之二樓走廊 & 我們住宿的「沙灘」之門

因為西衛海以麵線聞名,所以今日早餐是豐富美味的海鮮麵線。在海之徑,早餐為中西交替,今日中餐,明日就是西餐。
美麗賢慧的民宿老闆娘親手準備的 海鮮麵線 干貝辣椒

最後回顧
我們再度來到觀音亭,這一次烈日當頭。第一次我們走向彩虹橋,由橋下望向觀音亭。
由彩虹橋下方望見觀音亭 (位於畫面中央最右邊)

篤行十村
最後一站來到已經改建成眷村文化園區的篤行十村。首先吸引我們的是張雨生紀念館,後來是潘安邦紀念館。可惜沒有太多資料可供憑弔。因為是潘安邦的外婆及張雨生的父親曾經住過篤行十村,而非本人啊。另外修建的有點太新的眷村完全失去了古意。我拍了幾張,最後只留下村口這一張「毋忘在莒」的石碑。
毋忘在莒 - 不忘前事,不要忘本

(資料來源:沿著菊島旅行)

篤行十村建於日據時期,當時做為砲兵大隊的宿舍,1946年後規劃為全台灣第一個眷村住宅區,因此可謂全國最古老的眷村,整體眷村建築充滿日式風格,配合眷村改建計畫,目前該區已經舉村遷移,文化單位將之規劃為眷村文化保存區,並有澎湖當地的藝術團體一一進駐從事藝術表演與展覽。
● 舊行政區隸屬新復里的篤行十村全區以木構房屋為主體,搭配低矮斜頂與日式文化瓦鋪面,挨家挨戶地基沿著緩坡街道墊高起伏,村內小巷紛陳,縱橫交錯,不少家宅就是倚著百年歷史的媽宮古城,甚有以古城牆為家壁者,鄰近為軍事營區及海岸重哨,平日鮮少外人穿梭,更顯寧靜。
● 大眾耳熟能詳的名曲外澎湖的澎湖灣,當中所指的澎湖灣與外婆便是篤行十村所在地,歌手潘安邦的外婆正是居住於篤行十村內已故歌手張雨生的父親也是篤行十村內的村民,讓這個全國最古老的眷村在歷史內涵中更有著豐富的人文故事。



後來,又到附近的順承門(三級古蹟),我們開著車從城門下穿過,下車觀看,依然看不出甚麼端倪,於是不懂門道的兩個人又上車走人。後來才發現可以登上城門,看得更遠。哈~~

請點選「沿著菊島旅行 - 澎湖眷村文化園區照澎湖片導覽」連結,看到更多順承門與篤行十村的照片。

旅行終究到了終點。
再見,澎湖。
再見,菊島。
期待再相會。


菊島行(七) - 跨海-通樑-觀音 黃昏 (617pm)

觀音橋夕照
大約 2:16pm 離開西嶼西台,我們一路返回馬公,目標是今晚的民宿「西衛海」。沿途拍了跨海大橋、通樑古榕、水族館的魚蝦蟹,大約 5點多才抵達「西衛海」,小坐片刻,隨即又出發前往觀音亭拍攝日落,為這一日畫下彩色的 Ending。

跨海大橋 (西嶼--白沙嶼)
我們並沒有拍攝常見的跨海大橋的招牌照,而是過了一段路再彎進小路,來到海邊拍攝。
首先吸引我們目光的是四棟彩色的小木屋。(2:42pm)
色彩艷麗,過目難忘
向海的陽台擺著躺椅 -- 慵懶 (天人菊肆意燦爛)
旁邊一棟純白的房子亦相當吸睛 (餐廳、民宿 or 民居?)

不遠的海邊,一條小步道,三兩涼亭。
謝謝老公當model,遠處橫越海上的就是跨海大橋 (雲很美齁!)
我拍的跨海大橋照片 (雲比較搶眼 *_*)


通樑古榕 (白沙嶼)
這是有名的老景點,一棵榕樹生長出97條氣根,占地 660 坪。即使目前樹頭已枯,然而他的氣根子孫們很爭氣的接力活著,支撐著古老的信仰。 (3:06pm)
(更多資訊請參考「沿著菊島旅行」)
濃密枝葉撐起大片的陰涼,遠方地上黑狗正好眠。
這裡也是居民的休閒好地方
榕樹頭 - 緣起緣不盡


澎湖水族館 (白沙嶼)
我很好奇為何老公會想去澎湖水族館拍攝?一缸缸的展示魚有啥好拍?而且台北也有水族館呀?...

原來自從上一次在鼓浪嶼的水族館拍攝過後,老公一直很想再度挑戰。可素台北的水族館根本沒機會,因為遊客太多啦!其實水族館的魚兒也不是很好拍唷,游來游去,方向不定。
讓偶隨便挑出四張,順便哼首兒歌......  (3:06pm)
魚兒魚兒水中游
游來游去樂悠悠
倦了~~臥水草
餓了~~覓小蟲


觀音亭夕照 (澎湖島馬公市)
好不容易 5 點多結束白日行程,抵達西衛海民宿村的「海之徑」,跟爽朗的民宿主人聊了一會。隨即又背上包包出發,前往觀音亭拍攝夕陽。(6:30pm 抵達觀音亭)
再度來到觀音亭,以彩虹橋為前景來拍攝夕陽。橋上亦有觀景人兒。 (6:54pm 天色漸暗)
夜幕升起,彩虹橋亮了起來 (7:11pm)
天色愈暗,彩虹橋愈艷麗。退潮露出的淺灘,暮色中人影依依。 (7:13pm)
夜 全然降臨 --  人 倦鳥歸巢  (7:19pm)

西衛海民宿村 - 海之徑 - 沙灘
最後,借兩張老公的照片,紀錄一下我們今晚的住宿地。
西衛海民宿村 - 海之徑 - 沙灘 
西衛海民宿村 - 海之徑 - 沙灘 


這一天的 Ending 是彩色的。

星期日, 9月 04, 2011

菊島行(六) - 西嶼西台 涼爽 (617pm)

西嶼西台 與 天人菊 (老公拍的,使用大光圈,讚!)
離開大菓葉柱狀玄武岩,在 7-11 用過簡易午餐,隨即前往西嶼西台。

西嶼西台   (來源:澎湖國家風景管理處)
西嶼西臺乃清朝劉銘傳所修之砲臺。1884年中法戰爭起,法將孤拔(Courbet)率遠東艦隊攻我臺澎,澎湖不守,臺灣瀕於危殆,幸賴劉銘傳艱苦奮戰,始得保全。中法和議後,劉銘傳籌劃臺灣防務,並奏請於澎湖設總兵一名,極力加強澎湖防務。當時在現址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設砲臺一座,本砲臺規模浩大,施工情形甚為艱苦,於光緒十五年裝砲完成。 

西嶼西臺為一凹下式建築,四周築有城垣,牆內疊石成壇,壇上設有砲臺,壇下則建隧道式營堡,成山字形配置。入口處並有弧拱形城門洞兩道,上方橫額題:「西嶼西臺」。本砲臺為目前全省保存最完整而極具歷史價值的大座古老砲臺。

門票:全票30元、半票15元、團體票25元。
地址:沿著203縣道約1小時可抵達
開放時間:08:00-16:30

西嶼西台(亦稱西台古堡)與東台古堡同為一級古蹟。哇!有眼不識泰山。

我喜歡西嶼砲台,非因上述歷史,而是因為隧道裡的涼爽(讓我更不想走入陽光中),還有攝影鏡頭捕捉到不可思議的炫麗色彩(人眼看不到的色彩)。還有還有,年輕時候初次造訪的回憶。

嗯,看看照片唄。
進入西嶼西台
穿越山洞,別有洞天
主隧道的入口
天人菊 & 主隧道入口
主隧道旁邊的風景,後方高聳直立的是龍舌蘭科的瓊麻花莖。(白雲很美齁~~)
進入主隧道,頓時感到涼爽
由主隧道口回望外面的風景。那兩支高高聳的擎天柱就是龍舌蘭科的瓊麻花莖。 對照樓梯,可見其高大。
主隧道走到底,可以連接左右兩座 L 形的隧道。或是走入陽光下的步道。
步道沿著隧道轉彎
攝影鏡頭拍下不可思議的炫麗色彩(肉眼無法看出),真是令人驚艷!
換個角度
走上隧道上方的風景。遠方的幾具大砲是仿製品,好讓遊客不必再憑空想像。(雲...真的很美齁~)
再走近一點...

除了二崁聚落西嶼西台是我第二喜歡的地方。



遇見半天鳥

還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唷!
當我在車上等老公時,看到前方草地上方飛來一隻鳥兒,居然可以在半空停留好一會,才忽然落下。上網查詢才知是澎湖小雲雀。真是可愛的小鳥兒,希望下回能有機會留下他的身影(最好是錄影)。




作者:楊育昌;攝影:五色鳥文化有限公司 李進興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漫步在遼闊的墾丁牧場,或是躺在擎天崗的大草原,甚至頂著澎湖夾帶飛沙的海風烈日時,耳邊卻不時地聽到一連串嘰嘰喳喳的清亮鳴唱聲,好像正在盡情歌頌著老天賜給我們陽光普照的大好天氣。人們往往要瞇著眼睛,在天空中仔細尋找,好不容易才能發現到:原來這些銀鈴般的清脆叫聲,都來自掛在半空中的一個小黑點。

生性活潑好動的小雲雀,是天性樂觀的歌手,牠們多半出現在空曠的環境,如遼闊的海灘或是田野的草地上。雖然牠們身上並沒有吸引人們目光的亮麗色彩,小雲雀卻有一項可媲美馬戲團空中飛人的絕技:就是懸掛在高空,展開歌喉不斷地鳴叫,這也是為什麼牠們又叫做「半天鳥」的原因。

小雲雀飛行的過程也是獨樹一格:除了隨著歌聲逐漸向上爬升,定點於空中盡情歡唱之外,牠們往往一曲歌罷,就以自由落體之勢鉛直地由半空落入草叢間。這樣看來,不論是歌藝或是身手,牠們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連在地面上豎起羽冠,拔起兩根長腿快步行走,一邊還有意無意地瞄著四周的模樣,都頗為滑稽呢! 

小雲雀因常懸浮在半空中鳴叫,俗稱為「半天鳥」,身長15公分。在澎湖為留鳥,常見於空曠草地,並於民國88年被票選為澎湖縣鳥。...

2017 大陸秋日行 - 長沙 (1020)

↑ 親愛的三叔與三嬸 鳥鳴啾啾的晨光中,我們在三叔家醒來。閒話家常,笑語晏晏。 三叔博學多聞、幽默風趣。歷史典故、地理知事、街頭小故事,隨口道來,便是滿堂笑語。 只恨我是個口拙的傻瓜,只會張口傻笑(@@)。 而我們多次返回大陸,不論是下鄉掃墓、市區觀光、風景旅遊,都有著三叔的細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