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追蹤攝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追蹤攝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12月 26, 2010

信義街拍

(光頭肌肉男的鋼圈秀─非常棒,2010/11/14)

這學期的攝影班,老師改變了上課方式,增加了許多外拍。
這是第一場「2010/11/14(日) - 信義區街頭速寫」。

我到達的時間還滿早的,於是直接試拍。第一張拍的是整修中的 NY2。看上的是整齊窗格與鷹架交織的圖案,還有鷹架上的工作身影。可是拍出來的影像很沒 Fu,試了幾種裁切方式依然找不到突出點。或許我應該使用望遠鏡頭,以近逼的方式來找出影像重點。 (筆記)(可是我明明有帶70-300mm的鏡頭,卻懶得換鏡頭...@@)
整修中的 NY2
考慮如何裁切? ...沒答案

回過頭來拍攝靜謐午後的人行道。喜歡那一個個的圓弧線條。
靜謐午後


接著試圖玩玩追蹤攝影,拍了幾張都失敗,勉強選出一張如下。
使用 ISO400, TV先決, F18, 1/40秒, 55mm。

↑ 有一點點追蹤的 Fu 吧~~ (吐舌頭)
追蹤攝影小檢討─ISO應該低一點,光圈不要這麼小,速度應該再慢一點,還有對焦方式必須改成 AI Servo。



不一會兒老師來了,因為離集合時間 2pm 還有近 30min,於是老師帶著我與另外兩位同學逛逛附近三館的婚紗展。只是沒啥好逛,我們假裝成準備結婚的親友們,拿了一堆廣告目錄照片。這些婚紗照,我通通隨便送人啦!(連送了誰也不知道,呵呵)


第一堂課,老師給我們的課題是「廣告看板與行人的結合」,如:手機的廣告看板前正好有一個行人在講手機。講解完畢,同學四散去獵景。我走進熱鬧的街頭,舉目四望,找不到可以拍攝的目標,跟大多數的同學一樣茫然。下面這一張勉強作為兩張廣告看板的結合,姑且稱之為「名模目光與鑽石的結合」。
試著結合兩張廣告,但...看看風景就好啦~~


還拍了一些街景,只選出一張。
美麗建築之窗影
辛苦的老師,幫同學們看著腳架

第二堂課,大約是街頭藝人吧!
注重街頭藝人表演與周遭觀眾的互動或是關聯畫面。

第三堂課,大概是快慢速快門的應用與追蹤攝影吧!
(沒有馬上寫下,記憶果然模糊不清。囧)
高速快門用來凍結行進間的動作,避免模糊。如拍攝表演中的接頭藝人。
慢速快門用來表現行進的感覺,如拍攝過馬路的人潮。然而最好能有一兩位駐足,才更有快慢呼應的感覺。慢速快門必須使用腳架。
追蹤攝影則用來追隨移動主體,使得主體清楚而背景產生如油畫線條般的流動韻律。


先來看看信義區的風景行人及街頭藝人。
近景與遠景

  • 街頭藝人
清晰與模糊
捕捉這一刻
(齁,那棵大樹差點兒種在街頭藝人的頭上,下次取景宜謹慎)


小女孩全神注視著捏麵人的巧手
色彩鮮艷的捏麵玩偶
五彩氣球、與創造夢幻氣球動物的舞台
神奇氣球手 -- 扭出來的氣球動物超夢幻
彷彿聽見...孩童們的歡笑聲
黃昏,貴婦百貨的窗影

  • 特殊表現
接著,我想玩一些特殊的表現方式。
 轉動變焦環放射效果

下面的追蹤攝影使用 ISO200, TV先決, F10, 1/20秒, 17mm。
追蹤攝影小檢討─速度應該再慢一點(How to: 降低 ISO 或是光圈變小),對焦方式必須改成 AI Servo。又,廣角畫面不適合拍追蹤攝影。
也是追蹤攝影


  • 最棒的秀光頭肌肉男
感謝他給了我這一天最難忘的鏡頭,篇首那一張是我最喜歡的。
第一次看到他的表演是在張菲的綜藝大哥大,光頭肌肉男裸著上身,在美好柔和的音樂中動作優雅的玩耍著水晶球,整個表演充滿了詩般的禪意。
沒想到他的鋼圈秀居然也是如此優雅自然,大大的鋼圈彷彿被注入了生命似的,與光頭男共舞。
表演結束,他優雅地拿出一個折疊的投錢盒,眾人紛紛投錢,我也不落人後。深深感謝他給了我這一天最明亮的歡樂回憶。
風火鋼圈
駕馭自如
吶喊向天
(陰天 - 使用大光圈 F2.8 + ISO320,才得到 1/125 的快門)
大地迴旋
最後停格



第四堂課夜拍。因為老公沒來,所以我的腳架也沒來。於是我就自行下課,回家囉!



  • 學習心得
1. 這一天因為被老公放鴿子,所以拍照時我都只能自行摸索。例如拼命回憶追蹤攝影該使用甚麼光圈快門。其實這樣反而很棒,因為靠著自己摸索得到的結論更不易忘記,這樣的訓練對我有益唷!

2. 因為沒有腳架,慢速快門的實驗通通拚不過手震而失敗。倒是我在光頭男的表演中,不時更換快慢速快門來做實驗。最後確定,藝人的表演不適合用慢速快門來表現。

3. 腳架一定要自己揹,免得需要用時方很少呀~~

星期一, 4月 19, 2010

追蹤攝影小筆記


(關渡藝術大學,2010.4.17)

(Canon 40D, ISO100, 1/30, F2.8, Tv, 17mm)

上週六(4/17)是攝影班的戶外教學,下午 2pm 在關渡藝術大學集合。
賴老師先介紹腳架、背包、景深預覽紐及測光的注意事項等等,我閒閒聽著,隨手拍拍。

近五點時,老師帶我們向前走到一個路口,開始練習追蹤攝影
原來有幾位同學計畫隔日去關西拍攝越野摩托車賽,剛好先做練習。


追蹤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表現形式,
原本靜止的物體化成流動的影像,
原本移動的主體卻凝結在流動的背景上。
彷彿動靜雙方交換著角色。


雖然在教室裡,老師已經說過追蹤攝影的重點,但臨到用時,依舊手忙腳亂。幸好同學都會互相幫忙提點,再不然直接問老師也行。這樣的學習真的比在教室裡上課抄筆記*,來得直接有趣多了。(*我很愛抄筆記,但很少拿起相機拍攝,所以老公揶揄我是學院派。不不不,我糾正他--吾是筆記派,哈哈)

我們一夥人在路旁站成一排,舉著相機虎視眈眈,一旦有車接近,就是一陣劈哩啪拉的快門聲。有路過者瞧見這一排認真的傻樣,笑呵呵的說,好想拍你們唷,於是我們的影像跑進她的手機。過往的機車騎士,或好奇的望著我們笑,或舉手打招呼,或比著勝利的V。歡樂的氣氛中,望著 LCD 螢幕上多半失敗,偶有勉強成功的作品,忽然興起一股學習的熱情。於是回家後,繼續在網路上找尋相關的資料,故作此文。也因為研究尚未結束,所以此文仍有可能繼續更改。*_*


老師提及追蹤攝影的重點:
1. 焦段 70~135mm,建議快門 1/30, 1/60 (x)
焦段135mm 以上,建議快門 1/60, 1/125 (x)
-- 我還想不出來原因?? 懷疑我抄錯了。
2. 使用 Tv (快門先決) -- 鎖定快門以決定背景的流動程度
3. 使用 AI Servo (連續對焦) -- 不言可喻
4. 單點對焦,若車來自左方,就用左方的對焦點;反之亦然。
5. ISO 先設在 100。
6. 構圖時,行進方向的前面必須保留較大空間,才不會產生壓迫感。
7. 背景過分單調時,不適用於追蹤攝影。如:背景是天空,就看不出流動的線條。
同樣的,背景過分雜亂也無法突顯主體。
8. 一切準備就緒後,等候來車 (拍攝主體)一進入對焦區,就開始輕按快門對焦*,並跟隨移動。等車移進構圖位置(多半是接近正前方的平行移動時),即可開始按下快門此時必須繼續跟隨移動,直到快門關閉。(*老師說對焦的速度與小朋友(新台幣)有關。)

還有提到拍攝越野摩托車賽,因為沙很大,所以對相機鏡頭的保護不可少。
諸如不可以用閃光燈;鏡身包覆保潔膜,用橡皮筋固定在遮光罩上...云云。


我帶去的鏡頭是 17-55mm,先選用 1/60 秒的快門,後來又試 1/30 秒的快門,速度更慢,背景的線條呈現油畫的質感。因為時近黃昏,光線較差,故在 Tv (快門先決)模式得到大光圈 F2.8,背景細節較少(景深較淺),使得流動的線條不夠細緻。



吾的小小心得+網路知識(補充老師的重點):
1. 小光圈
2. 慢速快門:可嘗試不同快門在背景流動的表現。
3. 大太陽可加減光鏡,以取得 1 與 2。
4. 慎選背景(不可以是天空or單色物體,會看不出背景的流動)。
5. 按下快門後,一定要繼續跟隨。(吾須加強)
*我還得加強對焦與按快門的技巧,一樣是40D,老公拍得清楚很多。原來我拍得不夠清楚,是技術問題,跟小朋友無關。(哭)


參考網路文章:

(小光圈、慢速快門)

(光圈盡量不要用到最大光圈~4.5,快門速度盡量不要低於1/30秒。)

(慢速度 1/8、1/15 -- 步行、慢跑等)
(中速度 1/30、1/60 -- 跑步、球賽、汽機車賽等)
(快速度 1/125、1/250、1/500 -- 方程式賽車、鳥類飛翔等)



2017 大陸秋日行 - 長沙 (1020)

↑ 親愛的三叔與三嬸 鳥鳴啾啾的晨光中,我們在三叔家醒來。閒話家常,笑語晏晏。 三叔博學多聞、幽默風趣。歷史典故、地理知事、街頭小故事,隨口道來,便是滿堂笑語。 只恨我是個口拙的傻瓜,只會張口傻笑(@@)。 而我們多次返回大陸,不論是下鄉掃墓、市區觀光、風景旅遊,都有著三叔的細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