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懷念父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懷念父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6月 10, 2012

2012 湖南 (Sony NEX-5N 首度出動)

新葉@長沙
轉眼兩年過去了,又是返鄉掃墓年。為了配合我的 LOA (5~7月),還有考慮到湖南的夏天很熱,六七月肯定比五月更熱。所以今年的返鄉旅程就訂在 5/12 ~ 5/20,前後長達9日,湖南...我來了。

出發前的行李排排站,共計六件 (2012.5.11)

【簡易行程】
- 5/12 到廣州中山與妹妹會合
- 5/13 搭武廣高鐵到長沙
- 5/14 醴陵,祭拜父親
- 5/15 長沙
(5/12 ~ 5/15 本文)

- 5/16 ~ 5/17 韶關。南華山。丹霞山
- 5/18, 5/19 廣州。中山坦洲
- 5/20 返回台北


5/12 (六) 台北 to 廣東中山與妹妹會合:

出發 - Mami 與行李們
與2010年一樣是搭飛機到澳門,由拱北關進入中國珠海*,再搭車到妹妹住所的坦洲。雖然妹妹因為工作關係,比我們還晚到家。幸好有妹夫同行,沒有吃到閉門羹。
*Note: 三種入關方式,詳見【由澳門進入中國】。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的新走道,揮灑的毛筆字,有型
澳門,搭車經過友誼大橋到關閘口岸(對應於中國的拱北口岸)
妹妹家的客廳,凌亂的沙發整理過後,就是我和媽咪的床鋪囉。......嗯,還算舒適啦!


5/13 (日) 搭乘武廣高鐵:廣州南站 to 長沙南站  (搭乘時間約 2.5 小時)
【行李比一比】:比 2010年少了一件行李,有進步唷! *_*
廣州南站 - 大跨距天棚
搭乘扶手梯下到16月台乘車
我們搭乘的 G1140 班次,廣州南站 12:27 開車,長沙南站 15:07 到達,途經三站(梆州、衡陽東、衡山西)
高鐵上6件行李的最初位置,我們也坐到行李附近。
 因為行李太多,所以我們就把行李放置到車廂後半段的空位,我們也坐在附近。但好景不長,下一站(梆州)這些空位通通有人。我們只好把行李搬到車廂最後面,因為距離原本的座位太遠,所以最後一個小時,妹夫乾脆坐在行李箱上“顧”行李。真是太辛苦啦!
望著窗外的媽咪
【武廣高鐵速度比一比】:明顯發現2012年的車速放慢許多
【長沙南站】:三叔總是到車站來接我們
三叔家屋外的「西洋玉蘭花」正盛開
居然發現「藍鵲」


5/14 (一) 雨,醴陵富里鎮,祭拜父親。
往年都是三叔陪我們到醴陵,因為只有三叔記得返鄉的路。
今年改成派三位姊姊們陪我們返鄉,並以小姐姐的手機導航。雖然斷斷續續下著雨,一路倒也順利。直到我們的車由大路轉進小路才走不遠,居然遇到中型公車的車輪陷落水溝造成大塞車。我們只好後退,想找其他路。幸好有一輛小客貨車剛好要到富里鎮附近,於是我們的車就一路跟隨。等小客貨抵達目的地後,他指引我們過橋後即為富里鎮。依言開過橋,卻覺得眼前景物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儘管媽媽一直說前面就是,但司機不敢再開。於是派小姊姊下去問路,不一會兒芹姊也下車去前方尋找。幸好,過了好一會兒已經確定前方轉彎就是兩位哥哥的家。終於我們到了。8am 出發,因為繞了點路,約11:30am 抵達。

很高興看到幾乎老家的親人都到了,他們必須請假,由各地趕過來。附近的白兔潭(小林),江西上栗(小蘭),由老家走路一小時過來(大哥),更甭提坐夜間巴士由蕪湖到長沙與我們會合的芹姊。

雨,一直下著。所以我們就不上山掃墓,改在屋內上香祭拜。
媽咪帶著大家在屋內祭拜父親
牆上是父親與大媽的照片 ; 大哥與小輝之子一起燒金紙
簡易祭品 ,不失心誠
二哥的三個女兒(小林、小蘭、小輝)與李菊
跟 2010年一樣到附近的餐館聚餐,這家的味道做得很好,餐具也相當清潔,依然由老家親人買單。(我還是良心不安呀!但......漸漸習慣。)
聚餐第一桌   (這一回感覺到李菊總是比較旁觀,唉!)
聚餐第二桌
聚餐一景
聚餐 - 道地湘菜 ,因遠方嬌客而刻意清淡一些。
聲文敬酒
賴桑回敬
能幹的水萍敲掉一樓房間的牆,拓寬店面,販售較高檔的衣服。(ps: 小林買了藍衣黑裙裝)
拓寬後的另一邊店面。(ps: 小林買了中間那套黑色洋裝)
相聚的時間總是飛快流逝。大約下午兩點我們啟程返回長沙,因為司機在黃昏時另有任務。返程時又遇到公車的輪子陷入水溝,只是這次已經有拖吊車在處理,所以我們等了約20min,路就通了。一路上雨時大時小,我們終於平安返回長沙。


5/15 (二) 晴,梅溪湖
今日無事,上午由小姊姊帶隊,大伙走路去附近的梅溪湖(尚未完全開放)逛逛。
長沙 - 梅溪湖
長沙 - 梅溪湖畔
 中午,照往例三叔設宴款待全家。
大合照 I
大合照 II

午餐後,略事休息。咱們就逛逛黨校這個大花園,放鬆一下.....
森林浴 (好清涼)



「西洋玉蘭花」,花朵碩大,可達20~30cm。
荷花玉蘭(學名:Magnolia grandiflora),又名洋玉蘭(中國樹木分類學)、廣玉蘭(上海),為木蘭科木蘭屬的植物,原產美洲,北美洲以及中國大陸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有栽培,北方如北京、蘭州等地有引種。供觀賞,花含芳香油。
枝幹:常綠喬木,高度可達30米,樹冠卵狀圓錐形,小枝和芽均有銹色柔毛。
葉:荷花玉蘭葉卵狀長橢圓形,厚革質,長10-20厘米,表面有光澤,背面有銹色柔毛,邊緣微反卷。
花:荷花玉蘭花一般為白色,花的直徑可達20-30厘米,花瓣通常為6片,有時多達9片,花大如荷花,因此得名荷花玉蘭,芳香。花期5-7月
種子:荷花玉蘭的種子外皮為紅色,9-10月果熟。
(來源:Wiki)

又見最愛的貓咪

一晃眼湖南假期即將結束。
明天我們將啟程往韶關,遊覽禪宗六祖慧能弘道37年的南華寺,還有欣賞丹霞地貌命名由來的丹霞山。敬請期待。

========================================================================

【2012年5月 ─ 湖南、廣東行】 
 
2012/5/12~15●2012 湖南 (Sony NEX-5N 首度出動)  (本文)
                         - 5/12 搭機到廣州中山與妹妹會合
                         - 5/13 搭武廣高鐵到長沙三叔家
                         - 5/14 驅車到醴陵,祭拜父親。下午返回長沙三叔家。
                         - 5/15 長沙小憩,逛逛梅溪湖

- 5/16 小姊姊、曉芹姊陪同到韶關,參觀南華寺,夜宿韶關。

                   - 5/17 續逛韶關丹霞山。
                             下午4點,韶關車站分兩頭離開,我們到廣東。姊姊們回長沙。
- 5/18 廣東中山妹妹家
- 5/19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翠亨村)
                   - 5/20  經澳門返台

========================================================================

星期一, 8月 08, 2011

又是父親節 - 蜜蜂與蜂蜜

(蜜蜂與蜂蜜, Web)
    『蜜蜂與蜂蜜』是爸爸寫的第一本書。爸爸鑑於當時的參考資料多半來自國外,未必適用於台灣。於是集結相關資料及養蜂10多年的經驗,寫下此書。書中介紹蜜蜂及其生活型態,蜂蜜的營養及醫療價值,養蜂的注意事項...等等。雖然這本書頗獲好評,然而我以前從來沒有認真看過。

    2005.4.28 爸爸過世後,深深的思念,讓我和妹妹合作,先把爸爸的自傳『滄海浮塵』做成網頁,放到網路空間,約於 2005年8月8日開始,歷時一個月,於 2005年9月9日完成(註:2011年8月,因網路空間被取消,於是我又開始重新貼文到網誌『滄海浮塵』。)

    幾年後一封來自香港的信,讓我開始注意到爸爸的專業─蜂蜜。爸爸的認真執著,即使退休不賣蜂蜜已多年,依然受到遠方顧客的信賴。於是我們想起爸爸的第一本書『蜜蜂與蜂蜜』,並計畫將之搬上網路。那時候開始流行網誌,以前那種放網站的網路空間已漸漸消失。於是 2009年8月8日開始貼文到網誌『蜜蜂與蜂蜜』,歷經一年,終於在 2010年9月2日完成。因為網誌顯示文章的順序,是依照貼文日期由最新的開始顯示到最舊的。所以,我另外整理了一個目錄,作為文章索引。

   我從來沒想到整理一本小小的專業書籍居然比爸爸的自傳更難。遇到一些我不清楚的地方,必須求助網路來釐清文章的事實。有些字根本打不出來,如:「克+毛」,我花了許多時間在網路上搜尋資料,終於確定那是「毫克」的古字。歷經千辛萬苦的一年,其間貼文時間曾停頓過兩次,分別是六個月及四個月。或許是在休息,或許是在查資料。終於完成,就像是完成心願一般,我緩緩的吁了一口氣。接下來,漫長的一年過去了,我始終沒有回來檢視過這個網站。

   今年6月份收到三叔寫的詩文書『心聲』,忽然動念也想將之貼上網誌(後因故取消)。於是檢查『蜜蜂與蜂蜜』的相關設定時,赫然發現居然有了不少留言。


    Judy 童姐姐(童小南)愛蜜愛貓,也是特想父親的女兒。因為爸爸的文章中收錄了童伯母(華世貞)的一篇譯文,正是這篇譯文讓童姐姐發現了『蜜蜂與蜂蜜』這個網站。童伯母當時已年高 93歲,積極抗癌,可愛又偉大。童伯伯(童尚經)則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幸虧童姐姐收集資料,練習打字,整理出19篇文章,終於讓童伯伯於 2001年9月1日回復名聲。這兩篇留言都是在一年前(2010.9.10),而童伯母已於 2011年3月4日仙逝於美國。因我的疏忽未能即時回復,童姐姐,真是很抱歉。

    還有偶多拜的留言,說「...開始培養興趣接觸蜂群。先令尊這本蜜蜂與蜂蜜的書,對我有莫大的啟示,感謝您們。」,這是三個月前(2011.4.12)的留言 。

    最想感謝的是來自香港的 Long ,自 2011.7.14 ~ 7.19 共留下23封留言,挑出許多錯字、漏字。讓我覺得很丟臉,趕快認真的重新檢查更正,居然發現更多的錯誤。再次重看文章,讓我更懂得欣賞這本專業的書。謝謝 Long 大的指正與提醒。只是當我發現你的留言,已是十天前。Long大,你有看到我的回應嗎?

    因為我的疏忽,導致沒有即時回復,或許讓你們失望了吧!現在我已啟動留言自動通知的功能,不會再發生者樣的事情啦!而你們的留言,讓我對這個網誌的實用性,信心大增。謝謝大家。

   又是父親節,重新校對,貼了幾張照片的網誌 『蜜蜂與蜂蜜』,以嶄新的面貌(新版面),重新面世。

   誠摯的希望,爸爸辛苦整理的資料可以嘉惠更多人。

   天上的爸爸,父親節快樂

  • 你是否知道蜂王與工蜂都雌蜂,先天一樣,只因後天食料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生長。
推薦閱讀 【第三章 蜜蜂的三種性型】
第三章 蜜蜂的三種性型 - (一) 蜜蜂的構成
第三章 蜜蜂的三種性型 - (二) 多產的蜂王
第三章 蜜蜂的三種性型 - (三) 辛勤的工蜂
第三章 蜜蜂的三種性型 - (四) 沒用的雄蜂

  • 你是否知道我們吃的蜂蜜其實是熟蜜,那熟蜜又是如何從剛採回來生蜜釀成的呢。
推薦閱讀 第六章 蜜源植物與蜜蜂的關係 - (二) 蜜蜂怎樣釀成蜂蜜

星期日, 10月 24, 2010

醴陵 2010


(醴陵, 2010.9.13)


返鄉旅程的第三日,是到醴陵鄉下祭拜父親。一大早 8am,三叔約好車子載我們回鄉下。同行者還有大姊曉芹與姪孫菊。兩年前看見李菊,還是一位活潑的高二女生,畢業後因家境問題只好離開醴陵到長沙打工,據說工資不佳,每月不足RMB $1000 (我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好)。感覺上她變得比較沉默,幸好到她家後,她還算活潑。

大約 10:30pm 終於到達老家,老家親人扶老攜幼幾乎全員到齊的迎接我們。其實我們從來都沒有帶給他們甚麼大禮物,就是一些餅乾、生活用品及小小紅包,而他們依然熱情接待,令人感動。還有爸爸生前的好友昌海叔嬸嬸也來了。他們的兒子因癌症過世兩天下葬,遭逢如此傷心事,三叔原本請他們不必來的,但昌海叔執意要來,還說我們前兩次回鄉都沒見著嬸嬸,於是把嬸嬸也帶來。不僅如此,還一定要拿一個大紅包給媽媽,不收不行。於是我們收的心裡顫抖,明白這些都是爸爸的遺愛─不論是親情或友情


媽媽很認真地分送著她帶來的各色小禮物及衣服,我只帶了數盒台灣製造的粉臘筆與金光閃閃的色紙。這時忽然覺得自己帶來的禮物完全不夠,不夠多也不夠有力。唉~~

午餐時刻,老家親人帶我們到館子裡席開四桌,我又不安心了。偷偷問三叔需不需要我們買單呀!三叔答:「他們是由四家來分擔宴席費用,加上我們和三叔分別給了小小紅包,應該負擔得起。」於是我心懷不安的享用著美食。老家親人怕遠來的嬌客吃不慣,特別吩咐廚師口味要清淡一點。我不記得吃了些甚麼,只記得摻和著老家親人的情意,分外美味。

餐後,稍坐片刻,因為三叔先說明了路途遙遠,所以掃完墓後我們就直接驅車回長沙。於是老家親人川流不息的送來各式禮物,木耳、金針花、小魚乾、核桃、大南瓜、一隻活土雞、茶油(後來告知老家親人不便攜回台灣,日後請勿再送,這一次就帶一些回妹妹家囉)...等等。於是我們帶來送完禮物的空行李箱又裝滿老家親人的禮物。


↑ 友情深濃的昌海叔

下午一點多,先告別了昌海叔。老家親人扶老攜幼或搭車或走路到不遠的小山上掃墓。暑氣正旺,大夥都汗流浹背。先祭拜祖父母與李氏歷代祖先,點燃香燭、敬酒,姪家來(李菊父)放鞭炮。這鞭炮是老家常見的家庭代工副業,爸爸小時候就做過唷。再來祭拜父親與大媽,我很想念父親,覺得我應該會流淚,然而...天氣熱吧,環境躁吧,我靜不下心來貼近爸爸。回頭望見老家山水,是父親魂縈夢繫,終於落葉歸根的老家,我釋然了。爸爸,雖然你在遙遠的他方,但是你也一直在我心裡最近的位置。我們點燃香燭、敬酒、鞠躬,家來放鞭炮。鞭炮聲響在山坡上,也響在回憶的最深處。

掃墓走動的路途中,姪媳水萍(李菊母),挽著我的手聊到,孫維城(李菊弟)的體育很好,學校願意栽培,唯每月需營養費約1000元。我心裡明白她的想法,卻不知如何應答。事後問三叔,是否有可以資助的地方,我願意每年拿出 10000 人民幣,只要我沒有退休(很少錢齁,我真的很小氣耶)。三叔說,這事得從長計議,因為家鄉親人眾多,我不能只幫一不幫二。還說當年爸爸也十分注重公平,以免引起紛爭。就這樣,我默默地離開了家鄉。

事後回想,家鄉親人真的很爭氣,從來沒有向我們直接要錢。或許是爸爸從來就不讓他們如此認為,甚至當年爸爸幫家鄉的兩位哥哥蓋房子時,還對他們說,我和妹妹也有出資(其實沒有),還強調妹妹們賺錢很不容易呢。

總之,我懷著些許的不安,寫下心中的歉意。畢竟我不是爸爸,無法全心全意的照顧老家親人。但願老家的親人都能自立自強。而我,暗自許下兩年後再回家鄉的願望。

: 這次回鄉前,因為安排行程的不愉快,本想掃墓時告訴爸爸,這次返鄉恐怕是最後一次。然而一路走來,我的心情逐漸柔軟,似乎...這個返鄉的故事還可以繼續走下去...


===============================================

【2010年9月11日~17日 ─ 湖南、廣東中山、澳門行】 

   *非旅程,只是整理&紀錄一下三種由澳門進入大陸的路徑

   *9.11 坦州,光療指甲,入住妹妹公司的高級會所(謝謝佩珊的安排)。

   *9.12 搭乘高鐵到長沙(高鐵初體驗就給了武廣高鐵)
              (亦包含9.15的返程)

醴陵 2010 (本文)
   *9.13 返鄉掃墓

   *9.14 橘子洲頭

   *9.15 搭乘高鐵返回廣東中山

   *9.16 澳門

   *9.17 搭機返台

===============================================

星期日, 5月 09, 2010

目送 -- 轉載舊文

(目送)

這是 2008.10.19 我在 Yahoo Blog 上的舊文
時至今日,依舊熾熱在心頭。
=============================================================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2008年7月出版的「目送」是龍應台的第三本親子書。

第一本是2005年5月出版的「孩子,你慢慢來」,應該是她陪伴兩個兒子長大的心路散文 (我買的是2008年2月的大開本版,尚未閱讀)。

*2011.1.6: 在看過「親愛的安德烈」與「目送」後, 我找到「孩子你慢慢來」,是謂龍應台 親子三書。看完覺得很慚愧,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只有陪而不夠用心。 
現在的我居然希望能有機會補考─帶孫子。*_* 
但以後的事誰知道呢?時光一逝不復返...


第二本是2007年10月出版的「親愛的安德烈」則是她與正值青少年期的長子安德烈之間的36封電子家書。透過家書,他們交換著種種意見。因為安德烈與我的孩子年齡相仿,我想我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卻發現書中討論的厚度與廣度令我相形見絀。現實生活裡,我是迫切想與青少年兒子溝通的母親,還要小心不能造成他的反彈。想瞭解他的心事、想法,卻時常碰壁,無法跨越鴻溝。我不禁捫心自問,那道無法跨越的鴻溝是不是…我在孩子還小時的用心不足、努力不夠。

所以當我在書店遇到「目送」,就毫不猶豫的買下,希望能從書中得到一些救贖的力量。我想我或許可以釋懷,因為即使是博學多聞、文筆犀利、思考清晰如龍應台,都必須面對孩子無情的背影。那麼我想,即使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但只要讓孩子瞭解我對他的支持,或許已經足夠。是誰說的,對情人丈夫的愛是有條件的,是要求回報的。唯有對孩子是無怨無悔的付出。沒錯!孩子我愛你,不論你如何待我。

然而「目送」的對象還有年邁的父母。

我自己是有了孩子之後,才開始覺得每一個天真的孩子都是天使 (不過這種感覺似乎在消退,有點糟糕,以後再思索吧)。在成為母親之後,才懂得世上最柔軟而毫無防備的是父母心。我突然瞭解爸爸媽媽待我的心情,開始懂得他們柔軟的心。

「目送」的第一章:〈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中有幾篇談論到她的母親,因嚴重的記憶退化到不認識自己的女兒,幸好仍愉快的接受這不認識的女兒的照顧,文中隱隱透出無奈不捨。我慶幸自己尚未面對這殘酷的課題,卻不禁幻想著,如果我遇到這狀況,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更擔憂自己年老時,會不會記憶退化到認不出我的孩子。那他又是什麼心情,我有點不捨。啊!我想太多了。(總之為了怕記憶力原本就不佳的我太快老化,我正勤玩數獨儲存腦本。)


「目送」的第三章:〈滿山遍野茶樹開花〉,則多是描述年邁的父親,漸漸老去,漸漸力不從心,漸漸沉默….。〈注視〉裡,最後的時刻,分手的時刻。我彷彿又回到榮總的呼吸加護病房,守候著爸爸最後的心跳。我必須忍住淚水,不能擾亂到爸爸的往生。此刻看書的我卻是心痛到無聲痛哭。(無聲是不想驚動到家裡的人,卻搞得人在自己家裡,還不能放鬆。活該!自己愛矜持,自作孽自承受。)

〈冬,一九一八〉是她為父親撰寫的訃聞吧!

〈魂歸〉描述護送父親的骨灰回葬湖南。
來到這陌生的地方,你一滴淚都不掉。但是當司儀用湘音唱起「上──香」,你震驚了。那是他與「愛己」(奶奶)說話的聲音,那是他教你念「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鷲琪飛」的腔調,那是他的湘楚之音。當司儀長長唱著「拜──」時,你深深跪下眼淚決堤


我再度無聲痛哭我想念爸爸的湘楚之音,想念爸爸老來裝小的天真,想念爸爸「不聾不啞,不做翁姑」的智慧,想念爸爸對我們的寬厚,想念爸爸的風範─總是刻苦自己,不做虧心事,不貪無義財寧可吃虧也不肯佔人便宜。謝謝爸爸以身做則,讓我不曾走入歧途。

我只是沒料到,爸爸已經辭世三年半,我的心依然如此不捨,還是這麼痛。
(已經五年了,現在的我依舊淚流滿面)
(2025年的我,依舊淚水盈眶。原來思念是如此的悠長......)


謝謝老天,我還有媽咪。媽咪很愛朋友,家裡經常高朋滿座。讓每週一次返家探視的我,有時甚至沒機會跟媽媽聊聊。沒關係,我當不成媽咪的萬應丸,至少我可以給媽媽一些驕傲,給媽媽很多自由。畢竟平日陪伴媽咪的都是朋友呀!


臥房門開,剛自午睡醒來的老公,正準備下樓溜狗去,絲毫沒有察覺我一度無聲痛哭。而我的悲傷,在午後微風中漸漸隱去…。

=============================================================

  • 爸爸的照片與自傳
年輕帥氣的爸爸,認真負責的好男人,贏得媽媽全心的信賴。
慈祥老爸,87歲
爸爸的自傳,曾發行簡體版,以分贈親友

還有網路版唷!
滄海浮塵 URL 站       ==> 已關閉

請看新版【滄海浮塵】(by Blogspot)。


2017 大陸秋日行 - 長沙 (1020)

↑ 親愛的三叔與三嬸 鳥鳴啾啾的晨光中,我們在三叔家醒來。閒話家常,笑語晏晏。 三叔博學多聞、幽默風趣。歷史典故、地理知事、街頭小故事,隨口道來,便是滿堂笑語。 只恨我是個口拙的傻瓜,只會張口傻笑(@@)。 而我們多次返回大陸,不論是下鄉掃墓、市區觀光、風景旅遊,都有著三叔的細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