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30, 2010

澳門 2010 - 半島篇



(澳門半島的美麗地磚, 2010.9.16)

這次湖南行的最後一站是到離妹妹家不算太遠的澳門旅遊,順便一圓媽咪以前遊澳門時沒看到大三巴牌坊的遺憾。

請參見下圖,澳門是由【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以及【路氹城】四個部分所組成的。其中【路氹城】是在【氹仔島】與【路環島】之間填海造出來的城市,著名的【維尼斯人飯店】就坐落這一大片填海的新生地。而飛機場的跑道由氹仔島往海面上延伸延,另一個與海爭地的例子。

我在圖上繪出三個進出中國的關口(淡綠色字),其中兩個關口在澳門半島(中國端的拱北口岸灣仔口岸),一個在氹仔島(中國端為橫琴口岸)。詳情請參考以前的文章:由澳入中


↑ 澳門 = 澳門半島 + 氹仔島 + 路環島 + 路氹城


除非是歷史古城,城市旅遊向來不是我的選項。而澳門卻奇異的融合了最現代的豪華建築與歷史遺跡,相當值得一遊。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歷史古城所在的澳門半島。這一篇只有介紹澳門半島,來瞧瞧咱們這幾位觀光客去了哪些地方唷!


↑ 我們的澳門半島旅遊地圖

上圖大約是我們的旅遊地圖。搭船過關上岸後是火船頭街,然後逛到老街爐石塘巷,接著來到經典的議事亭前地,四周就是美麗的黃色、粉紅色房子,以及民政總署仁慈堂玫瑰堂,最後走到大三巴牌坊。沿途新舊商店交替,鋪地都是歷史悠久的美麗地磚,種種富有大海意象的圖案。可惜我們停留的時間很遠,只能是行色匆匆的過客,一瞥這美麗的歷史遺跡。



↑ 爐石塘巷 - 老街風情


↑ 爐石塘巷
(上:古色木窗 之 開與閤)
(下:古風門柵 之 開與閤)


↑ 著名的議事亭前地 (角落的榕樹與路標)

十多年前我曾經到港澳旅行。這裡可是除了大三巴牌坊外,我唯二記得的澳門景點。歡喜看見那棵大樹依然屹立。


↑ 議事亭前地 (廣場周圍的美麗建築) - 民政總署、仁慈堂


↑ 議事亭前地 (廣場周圍的美麗建築) - 右邊上下都是大名鼎鼎的玫瑰堂


↑ 依然 議事亭前地


↑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

只有一面牆的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著名的景點,總是遊人如織。我和媽媽走上牌坊背後的樓梯來到二樓,由窗戶望出去可以看見著名的地標─造型有如蓮花的新葡京

來不及細細品味這歷史牌坊的精緻雕刻,我們就離開了。搭上計程車直奔澳門機場,申請我和媽咪的台胞證加簽,雖即展開續篇【澳門 2010 - 路氹篇】。


===============================================

  • 大三巴牌坊(Wiki):
大三巴牌坊是位於聖保祿山的天主之母教堂(A lgreja da Madre de Deus)前壁。與大炮台及兩者之間的前聖保祿學院為一整體。而「三巴」這個名字是來自於「聖保祿」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故「大三巴」是指「最大的教堂」。聖堂創建於1580年,在1595年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焚毀。教堂第三次修建由意大利籍耶穌會會士斯皮諾拉神父設計,並於1602年奠基,1635年建成,歷時33年,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1762年,葡萄牙政府下令沒收耶穌會財產,天主之母教堂先後被改作軍官宿舍、兵營。1835年1月,教堂起火,最後剩下教堂的前壁。由於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故本地人便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17 黃山秋日行 Day 4 - 2西遞 (1019)

↑ 我們在『西遞』 *結束上午在「宏村」的行程,午餐後,我們前往「西遞」(號稱:中國明清民居的博物館)。 西遞是安徽省南部黟縣的一個村莊,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建於宋朝(宋哲宗)年間,由於村中三條河水由東向西流,而被稱為“西川、西溪’’。自古設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