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的姿態,輝映著倒影。水雉@宜蘭下埔 2011.5.8)
老公在下埔拍鳥時意外拍到水雉。上網一查,不得了,擁有凌波仙子美名動作輕柔優雅的水雉,在北部可是十分罕見。即使在南部也因為棲息地被破壞,或被農地施放的農藥毒死,使得族群數量銳減,所以農委會於1989年公告水雉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依據當時的調查顯示,在冬末春初繁殖期之前,族群數量會降至30-40隻左右。
此時正值繁殖時期,而水雉的繁殖羽十分美麗,簡直是換了一隻鳥。後頸部的金黃色繁殖羽鑲著黑邊更顯耀眼,長長的繁殖尾羽更添飄逸。那天有幸拍到幾張,現(521)已不見蹤跡。 據信拍到的這隻水雉是母鳥,... (且聽我慢慢道來)
原來水雉是少見的一妻多夫制,母鳥只管下蛋&保護領域。公鳥則負責孵蛋&照顧雛鳥。不過母鳥並非一次劈腿兩三隻公鳥,而是一夫一妻相守到產下一窩蛋,等公鳥忙於孵蛋時,才接受另一隻未配對的公鳥。所以推測飛出來覓食的應該是母鳥 。
我的問題是那公鳥啥時吃飯呀?我想母鳥應該不管飯吧!@@
我的問題是那公鳥啥時吃飯呀?我想母鳥應該不管飯吧!@@
(下列參考資料來源:水雉的生活 - 育,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水雉的生殖策略是採行一妻多夫制,即生殖季中雌鳥能與多隻雄鳥配對繁衍。先是一隻雌鳥與一隻雄鳥完成認同後,形影相隨,相互間以鳴叫回應配偶。此時對於想再加入的雄鳥或雌鳥均會被雌雄共同驅趕,激烈的打鬥因此常常發生。兇捍的才能穩住配對關係,三心二意者可能失去配偶。關係穩定的會一直維繫到產完卵後,雄鳥忙於孵蛋時,雌鳥才會被另一隻未配對的雄鳥追走。
●因此,水雉雖可一妻多夫。配對時雌鳥可是專情的,而非同時腳踏兩條(或多條)船。
●母水雉在一個繁殖季中最多能產下8窩蛋。最快能隔七天生下第二窩蛋。
(下列參考資料來源:台南市水雉復育園區)
1. 如何以外形分別水雉的公、母鳥?
水雉的公、母鳥羽色相同,尾羽長短也因個體差異不一定準確。最顯著的特徵是母鳥的體積較大,公、母鳥站在一起時格外明顯。
2. 水雉又稱菱角鳥,會吃菱角嗎?
水雉因為在台灣多棲息在菱角田的環境,所以有菱角鳥的別稱,但是牠們並不吃菱角。水雉的食物為:水生昆蟲、小魚、濕地植物上的小蟲、植物嫩芽…。
3. 水雉為何可以在浮葉植物上行走?
水雉擁有比例特長的腳趾及腳爪,可以分散身體的重量,所以行走時不會沈到水中,再加上外型優美,所以有凌波仙子的美稱。
4. 水雉一巢會生幾顆蛋?
水雉一巢生四顆蛋,很少數的情況也曾發現有五顆蛋。母鳥通常於早上下蛋,一天一顆蛋,下完四顆後就把孵蛋的重任交給公鳥了。
1. 如何以外形分別水雉的公、母鳥?
水雉的公、母鳥羽色相同,尾羽長短也因個體差異不一定準確。最顯著的特徵是母鳥的體積較大,公、母鳥站在一起時格外明顯。
2. 水雉又稱菱角鳥,會吃菱角嗎?
水雉因為在台灣多棲息在菱角田的環境,所以有菱角鳥的別稱,但是牠們並不吃菱角。水雉的食物為:水生昆蟲、小魚、濕地植物上的小蟲、植物嫩芽…。
3. 水雉為何可以在浮葉植物上行走?
水雉擁有比例特長的腳趾及腳爪,可以分散身體的重量,所以行走時不會沈到水中,再加上外型優美,所以有凌波仙子的美稱。
4. 水雉一巢會生幾顆蛋?
水雉一巢生四顆蛋,很少數的情況也曾發現有五顆蛋。母鳥通常於早上下蛋,一天一顆蛋,下完四顆後就把孵蛋的重任交給公鳥了。
這麼特別又美麗的鳥兒讓我心動不已,所以當老公詢問我想不想拍時,當然是興奮的狂點頭。於是拿著新入手的 Canon 7D (老公的相機換成 Canon 1D mark IV),及老公的小白(70-200mm)+1.4x 增距(因為距離頗遠)。不知是否距離太遠,還是我不熟 7D的操作,還是小白太重,...總之,拍攝的結果不甚清晰。但是...很幸運地拍到了。因為隔週老公又逛過去時,已經找不到他的蹤跡。
↑ 找到食物啦~~
↑ 繼續漫步尋找食物
↑ 遇見黃小鷺
原本以為那是根礙眼的粗短樹枝,後來才發現是黃小鷺的擬枯木型態─就是伸長頸子無語問天的模樣。*_*
↑ 對望 (心中OS: 要拔劍嗎?)
↑ 錯身而過 漸行漸遠
↑ 飛行版,真是翩翩美仙子
↑ 飛行版II
後面是下埔地區的即景拍攝:
話說,下埔是拍攝紫鷺繁殖的聖地,只是距離相當遠,沒有夠長的大炮很難拍。而且等了粉久,都等不到離巢覓食的另一半回來,拍不到飛行版or回家版。只留下一張引頸長盼的照片。
↑ 紫鷺 - 引頸長盼另一半
(心中OS:混到哪裡去了?還不趕快回家。(-_-╬))
(心中OS:混到哪裡去了?還不趕快回家。(-_-╬))
↑ 白頭翁一雙
↑ 碧綠陰涼的細葉橄仁樹大道,讓宜蘭下埔變成四星級的拍鳥聖地
↑ 細葉橄仁樹大道@宜蘭下埔
↑ 芭樂花
↑ 百合花
↑ 結尾來張印象派(意外拍到這張,我還滿喜歡說)
============================================================
最後照例貼一些資料:
- 水雉 (Wiki)
科: 水雉科 Jacanidae
屬: 水雉屬 Hydrophasianus
種: 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水雉,是水雉科的一種。在臺灣多棲息於菱角田間,俗稱菱角鳥,在繁殖期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水上盈盈、姿態翩翩又有「凌波仙子」美稱。
分佈:水雉繁殖於印度、亞洲南部以及印尼,多為留鳥,但北方棲息地水雉的會往南遷徙。在台灣的水雉因棲地消失而變得珍貴而稀有,面臨生存危機。
繁殖:水雉為一妻多夫,四到九月築巢於水生植物葉上,母鳥可下到十窩蛋,每窩約四個蛋,蛋為墨綠褐色。
============================================================
- 認識水雉 的部分摘要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水雉是卓越的浮葉步行者
進化使得水雉擁有一雙可行走於浮葉間雪鞋般的腳,特別長的腳趾使牠能將重量分散到大於本身,輕薄的浮水葉片上,因此水雉在浮葉上如履平地。
這種特化的足部,完美的適應浮葉植物(菱角、芡實、睡蓮等)單一的環境,台南縣葫蘆埤、火燒珠、德元埤和附近的深水菱角田內由於廣種菱角,特受水雉青睞。
水雉與菱角的賽跑
水雉的繁殖與菱角的生長作時間上的賽跑,要等菱角長到足夠支撐時才能築巢。並趕在菱角採收前將蛋孵出﹐才能逃過地毯式採菱造成傷害。多產的鳥媽媽加上許多鳥爸爸雖可增加出生率;可惜六月才會開始大量種植菱角﹐水雉們要等到七月才能有足夠棲地築巢。若是早些種植菱角對水雉繁殖是有益的
冬季裡不可多得的菱角池
●97年冬季,有一池的菱角沒有完全枯死。殘存的菱角植株只是生長緩慢,每叢維持幾片綠葉。殘菱被風吹動而集結在一起﹐雖不夠挺實,但對水雉而言仍是一片樂土。是年冬季有9~18隻水雉在此過冬;可見水雉還是喜歡浮葉的植生池。
● 冬季菱角收成後,可居留的棲地大量減少。成群集結於埤塘及少數長年廢棄的魚池中度冬。
● 少數終年有菱角的池子不僅可供夏季的繁殖場,更是一處難得的度冬棲地。
命名由來
水雉,學名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英名 Pheasant-tailed Jacana, 台灣別稱菱角鳥,有凌波仙子的雅號。
● Hydrophasianus 乃拉丁語 Hydro (水) 和 Phasiana (雉) 之組合。
● Pheasant-tailed 指如雉雞一般有長尾羽,Jacana 是指葉行的鳥,台灣鳥界多譯為水雉。
春鳴之聲
●一般形容水雉的叫聲為『喵--』,這常是水雉在受驚擾時飛離所發出的聲音。
●在繁殖季中,水雉是以『ㄧㄨㄩ--』或『ㄠㄨㄩ--』連續而宏亮的鳴唱聲,作為吸引對方及配偶間的相互傳情之用。
●當多隻水雉在爭風吃醋時,打鬧中不時也會發出『喵--』,再配合鳴唱聲,整個池塘充滿生氣。
============================================================
超級推薦閱讀:(不讀不可)
- 水雉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復育園區緣起於高鐵通過水雉的主要繁殖區,於是環評後提出要求,高鐵必須租用不少於干擾區域40頃的溼地做為復育區。初期為15公頃。看來復育有成,於是轉型成為復育園區,免費供民眾參觀。休園日為每週一及25日至月底。
- 【詳實記錄】2007宜蘭水雉繁殖記 (超級超級推薦)
這篇很棒,很詳細的紀錄了二母鳥四公鳥四窩蛋的詳細報告,真的是公鳥真命苦,母鳥真享受。
特別推薦第一頁中間的
水雉護雛_1.wmv
水雉護雛_2.wmv
保育鳥類水雉是南台灣特有的生態動物,台南官田鄉更設有「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以保護濕地環境,但近2年來,有超過130隻水雉因缺水和農藥中毒事件死亡,未來恐導致物種滅絕。對此,台南市長賴清德生氣地說,「若今年再有水雉中毒死亡,我一定嚴格懲處。」
20年前,台灣的水雉僅存約60隻,當時政府因積極於保育工程,才將數量漸增到200多隻,但近兩年來,有不少水雉因在冬天轉往養殖地附近的私有稻田覓食,引發農民不滿而將稻穀泡入農藥種植,以趕走鳥群,結果水雉就因中毒過深而陳屍稻田中。據估計,前年底到去年初共有85隻水雉被毒死,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51隻死亡。
賴清德在10日視察「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時表示,農業局等相關單位沒有盡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讓保育鳥類因台灣農藥中毒而亡,實在對不起社會大眾。賴清德也大怒宣佈,「若今年再有水雉中毒死亡,我一定會嚴懲處失職人員。」
目前他(賴)也已與農業局協調園區用水事宜,無論是租用台糖公司深水井或向農田水利會買水,都應盡快協商,以確保水資源能維持園區的食物供需。
(賴市長,做的好,加油~~)
20年前,台灣的水雉僅存約60隻,當時政府因積極於保育工程,才將數量漸增到200多隻,但近兩年來,有不少水雉因在冬天轉往養殖地附近的私有稻田覓食,引發農民不滿而將稻穀泡入農藥種植,以趕走鳥群,結果水雉就因中毒過深而陳屍稻田中。據估計,前年底到去年初共有85隻水雉被毒死,去年底到今年初又有51隻死亡。
賴清德在10日視察「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時表示,農業局等相關單位沒有盡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讓保育鳥類因台灣農藥中毒而亡,實在對不起社會大眾。賴清德也大怒宣佈,「若今年再有水雉中毒死亡,我一定會嚴懲處失職人員。」
目前他(賴)也已與農業局協調園區用水事宜,無論是租用台糖公司深水井或向農田水利會買水,都應盡快協商,以確保水資源能維持園區的食物供需。
(賴市長,做的好,加油~~)
============================================================
==塑化劑沸沸揚揚,負責機關呢?==
回覆刪除2011.5.28 - 中時電子報
國衛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吳焜裕昨天痛批,早就疾 呼應將塑化劑(DEHP)改列販售製造都須報備列管的第二類毒性 化學物質,「若環保署早聽學界建言,今天就不致發生如此可惡的事 。」
但環保署說,塑化劑用在食品有疑慮,應從衛生署負責的《食品 衛生管理法》管理,用在塑膠、建築物很OK,嚴格限制對業者影響 很大。
對於環保署的回應,衛生署食品藥物管局副局長許銘能不解地說 ,塑化劑自始至終就不是食品,也不是食品添加物,衛署僅能以告《食 品衛生管理法》授權,訂定「塑膠食品容器溶出限量標準」,其該列 為第幾類毒物,理當是環保署的權責,「呼籲環保署面對應有的職責 ,理性回應學者及民眾的意見」。
我的想法是「不管過去如何,重要的是未來當如何」。
回覆刪除(手機上留言介面不友善,不然一個留言就夠了。 *_*)
===再來一篇,希望官員加油===
回覆刪除2011-05-29 中國時報 【岑安/新北新莊(文字工作者)】
一場塑化劑毒風暴,重創了多年辛勤打造的MIT形象,國家衛生研究院吳焜裕教授 批評,學界早就呼籲應將塑化劑改列第二類毒性化學物質,可惜未獲政府重視,如今被一 個認真的基層檢驗員媽媽踢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環保衛生法令沒有與時俱進,據悉市面上流通的生化物質達十萬種,《毒物管理法》 列管的只有二七一種,其中四分之一還列在管制鬆散的第四類,原因是環保署自覺人力經 費不足,不願承擔更大責任,以致於留下食品安全的大漏洞。
塑化劑風暴發生後,衛生署急於切割,環保署更一副事不關己,互踢皮球「坐看雲起 時」,光靠少數一線大廠自救是不夠的。當經濟利益與環保衛生發生衝突時,民眾只有靠 公權力把關,衛生環保部門如果不肯扛起責任,老百姓就會把帳記在吳院長頭上,也等於 記在馬總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