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31, 2025

2017 黃山秋日行 Day 4 - 2西遞 (1019)

↑ 我們在『西遞』

*結束上午在「宏村」的行程,午餐後,我們前往「西遞」(號稱:中國明清民居的博物館)。

西遞是安徽省南部黟縣的一個村莊,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建於宋朝(宋哲宗)年間,由於村中三條河水由東向西流,而被稱為“西川、西溪’’。自古設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稱。

西遞村名人輩出,達官貴人相當多,因此形成他擁有規模較大、富貴精緻的徽州古民居。
保存下來的房子當中有精雕細琢的磚、木、石三雕,力求’’儒、商、官’’的西遞人,在民居當中保留許多家訓、格語的楹聯、題額,
每一樣都是重要的藝術珍品。被稱為中國明清民居的博物館,無怪乎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西遞, 買票入園囉~~

●●● 今日的西遞參觀地圖 ●●● 

1. 胡文光刺史牌坊
2. 曠古齋 (官家住宅)
3. 瑞玉庭 (商家住宅)
4. 桃李園 (私塾 + 私宅)
5. 西園 (三個庭園 & 漏窗)
6. 惇仁堂 (黟縣第一所女子學校)
7. 敬愛堂 (胡氏宗祠)
8. 青雲軒 (格局似四合院)
9. 譍福堂 (二品官宅,高高的門檻)
10. 追慕堂  (胡氏分祠)
↑ ●●● 今日的西遞參觀地圖 ●●●


入村後,首先看到長長的步道,及後方的牌坊與紅色小畫舟。

↑ 長長的步道,及後方的牌坊與紅色小畫舟。
↑ 紅色小畫舟頻添幾分想像


1.【胡文光刺史牌坊】
胡文光牌樓建於明萬歷六年(1578年),俗稱“西遞牌樓”,座落於西遞鎮西遞村口處,建築佔地長15.75米,寬8.1米,面積為127.6平方米。為三間四柱五樓建築格式,是朝廷為表彰胡文光做官三十二年,政績卓著而恩賜其在自己家鄉豎立。

牌樓高12.3公尺、寬9.95米,以黟縣青石建造,根主柱下有長方形石墩,兩端石柱皆以抱鼓石裝飾,中間兩根前後雕有兩對倒匍石獅,為枋柱腳,造型逼真。牌樓為鏤空浮雕,工藝精湛,神采各異,主要雕刻有“麒麟嬉逐圖”、“鹿鶴同春圖”、“虎豹呈威圖”、“五獅戲珠圖”、文臣武將、“八仙”,
牌樓脊頭三對鰲魚觸鬚暈動,造型別緻美觀。牌樓東西面匾額分別刻有「荊藩首相」和「膠州刺史」八個大字。   ( 來源:抖音百科 )
↑ 「胡文光牌樓」建於明萬歷六年(1578年),俗稱“西遞牌樓”
↑「胡文光牌樓」高12.3公尺、寬9.95米,以黟縣青石建造

胡文光牌樓」正面
*楷書「恩榮」
這個不需要地方下級呈報,而由皇上對有功臣民主動提出立牌坊旌表,取皇恩浩蕩,榮及鄉里之意。但是皇上出名不出錢,銀子亦需自籌。
*楷書「膠州刺史」,兩側額坊分別雕有鳳凰、麒麟、仙鶴、梅花鹿。
↑ 「胡文光牌樓」正中額枋刻有「五獅戲繡球」,
兩側額坊分別雕有鳳凰、麒麟、仙鶴、梅花鹿。
↑「胡文光牌樓」正中額枋刻有「五獅戲繡球」
↑「胡文光牌樓」背面

胡文光牌樓」背面
*楷書「恩榮」
這個不需要地方下級呈報,而由皇上對有功臣民主動提出立牌坊旌表,取皇恩浩蕩,榮及鄉里之意。但是皇上出名不出錢,銀子亦需自籌。
*楷書「荊藩首相」
↑「胡文光牌樓」後方的廣場,大樹真美~~


2.【曠古齋】

曠古齋建於清康熙年間,房子原主人是位「以​​商從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文人名士。
曠古齋是一座由庭院、花園和多單元房子組成的私人宅院。門樓上方雕刻精美徽州三雕-木雕、磚雕、石雕。
前樓廳的陳設是典型的古徽州風格,正面板牆上方懸掛的是一塊隸書宇大匾“曠古齋”,匾額下是中堂畫,畫兩邊有兩副古對聯,
其中一副是“孝悌傳家根本,詩書經世文章”,這是一幅改字聯,
其中把「孝悌」寫為「孝弟」,更擴展了兄弟和睦之情;
             「文章」的章字中 「早」字豎出了頭,以示多讀詩書早日出人頭地之意。  
( 來源:抖音百科 )

現如今這所古宅成了亦商亦展的地方,「曠古齋」堂名係今人給取的,寓廣博古徽文化之意,
由當代著名書法家劉炳森手書。
( 來源:懶遊的故事  發表于 每日頭條 )
↑ 「曠古齋」中堂掛畫旁的古對聯,其中「孝悌傳家根本,詩書經世文章」改字聯

中堂掛畫兩邊有兩幅古對聯。其中一幅是「孝悌傳家根本,詩書經世文章」,
這是一幅改字聯
其中把「孝悌」寫為「孝弟」,更擴展了兄弟和睦之情;
             「文章」的章字中 「早」字豎出了頭,以示多讀詩書早日出人頭地之意。
↑ 「曠古齋」天井四柱雀替上的雕刻圖案是獅子,代表王權富貴
區分房主人是否為官宦人家,則要看天井四柱雀替上的雕刻圖案了。官宦人家雕刻的是獅子,代表王權富貴,由此可見曠古齋的主人生前一定是飽讀詩書、出人頭地、入仕為官。(原文網址)

後面補上幾張網路截圖,彌補我沒拍到的重點。


3.【瑞玉庭】

瑞玉庭建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房子原主人是位徽商,其佈局處處圍繞一個“商”字,以體現主人身份和追求。
庭院門罩上左右兩邊各有一塊元寶式的磚雕,刻有「富貴」二字,右牆上刻有「履道含和」四個大字;(我沒拍到)
廳堂天井有「四水歸堂」之含意;天井四周雀替上的四季花鳥圖,廳堂太師壁兩側走廊過道上各有一個「商數」字造型。(我沒拍到)
厅堂的柱子上悬挂着“传家之道”、“修身之道”和“经商之道”三副楹联。
此外在廳堂右廂房的板壁上還有祖先家訓和治家格言。  ( 來源:抖音百科 )
↑ 左前方站著講解員的大門,正是【瑞玉庭】
↑ 窄巷幽幽
↑ 【瑞玉庭】廳堂的柱子上懸掛著「傳家之道」、「修身之道」和「經商之道」三副楹聯。

【瑞玉庭】有一對楹聯被譽為是西遞第一聯,其實這是一副錯字聯

上聯「快樂每從辛苦得」的「快」字少了一點,
                                            而「辛」字上多加一橫,寓意享受快樂少一點,付出辛苦多一點
下聯「便宜多自吃虧來」中的「虧」字多了一點,
                                            而「多」字少了一點,寓意「多吃一點小虧,可賺大便宜」。

胡氏透過這「錯」字楹聯向後輩表達他對經營和處世的人生體驗。
↑ 【瑞玉庭】錯字聯上聯「快樂每從辛苦得」
↑ 【瑞玉庭】錯字聯,下聯「便宜多自吃虧來」

後面補上幾張網路截圖,彌補我沒拍到的重點。
↑ 【瑞玉庭】庭院門罩上左右兩邊各有一塊元寶式的磚雕,刻有「富貴」二字。


4.【桃李園】

桃李園建於清咸豐四年(1854年),是由一儒一商兩兄弟共同構思營造,三進二樓結構。
前廳木雕鏤空的樓裙嵌著“福、祿、壽、喜”四個大字,作為接待貴賓外客; (我沒拍到)
中廳內有徽派建築的獨特設計——“樓上井”,用於採光和通風之用;
後廳左右兩側的板壁上各裝有六塊木雕屏門,全文漆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為古黟書法家黃元治手筆。  ( 來源:抖音百科 )

桃李園位於橫路街中部,建於清咸豐年間,由正屋和庭院組成,是西遞徽商胡元熙的舊宅,也是西遞唯一的住宅書館相配的建築。 (來源:百度百科 )
↑ 【桃李園】後廳左右兩側板壁上各裝有六塊木雕屏門,全文漆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桃李園】後廳
↑ 【桃李園】後廳左右兩側板壁上各裝有六塊木雕屏門,全文漆雕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5.【西園】 

胡文照四品官,曾任河南開封知府,所以大門門樓為“八字門樓”,充分顯示主人的顯赫權勢和地位。

西園庭院建築以漏窗借景傳情。進入園內,右側是三幢樓房一字擺開,它們由一個長方的庭院連為一個整體,中間用大的磚雕漏窗以及形態各異的門洞隔開,分為前園、中園、後園,園中栽種花卉,設有假山、魚池。透過前院的漏窗,隱約可見中院、後院的景物。整個庭院處於「界與未界,隔與未隔」之間,庭院深深,層層相聯,這種不讓人一覽無遺的設計,使得整個狹長的庭院顯得幽深雅靜。在鄉間村居這種「移步換景,借景園外」的建築格局並不多見。

前院的石條上陳放著「西遞」兩字石刻,它是古代的村碑,原來放在村口,「文革」中被丟置一旁,房屋主人抬放家中保存至今。

進入中院的門額上嵌有石刻「西園」二字篆書。中院住宅大門兩側牆上各嵌有一個石雕漏窗,是「徽州三雕」中的代表作品。
左邊是“松石圖”,兩株奇松斜伸於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拔;
右邊是“竹梅圖”,婆娑幻影與傲立勁梅相錯,顯得高雅別緻。

中院住宅大門罩上有一塊民間極為罕見的石雕,刻著西周時期「周文王訪賢」的故事,石雕中清晰可見姜子牙在河邊釣魚,周文王下馬後,由武吉(下跪者)帶路,恭敬的拜跪薑子牙並懇請他出山為相,輔佐執政。令人可惜的是,這塊雕刻細膩的石雕人物在「文革」中被毀掉了頭部

進入後園的門額石雕上刻有「井花香處」四字,後園有廚房及古井一口。
(來源:摘錄自 百度百科)

*【西園】的參觀重點,就是庭院。*_*
↑ 走入【西園】前院
↑【西園】前院住宅大門門罩
↑【西園】前院前院的石條上陳放著「西遞」兩字石刻,它是古代的村碑,原來放在村口,
「文革」中被丟置一旁,房屋主人抬放家中保存至今。
↑【西園】由前院進入中院的門額上,嵌有石刻「西園」二字篆書

↑【西園】中院住宅大門門罩上有一塊民間罕見的石雕,刻著西周時期「周文王訪賢」的故事
↑【西園】石雕漏窗,大門左邊是“松石圖”
↑【西園】石雕漏窗,大門右邊是“竹梅圖”
↑【西園】由 中院 回望 前院

後面補上兩張網路圖片,彌補我沒拍到的重點。
↑【西園】補一張“八字門樓” (身分不凡)
↑【西園】補一張 後院


6.【惇仁堂】

惇仁堂建於康熙末年,為明經胡氏二十三世祖胡應海、二十四世祖胡貫三父子兩代的故居。
房屋呈五開間兩廂二樓結構,現為胡貫三嫡系三十世兒孫居住。
廳堂兩側各有兩間臥室相通,古稱「聯珠房」;
廳堂下首有一大天井,俗稱「母」天井;兩側廂房也有一個類似天窗的小天井,俗稱「子」天井。這在西遞村眾多的古民居中獨有的。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胡貫三之玄孫媳婦黃杏仙女士在此房辦起了黟縣第一所女子學校-西遞崇德女校。 
( 來源:摘錄自 抖音百科 )
↑【惇仁堂】胡貫三之玄孫媳婦黃杏仙女士在此房辦起了黟縣第一所女子學校-西遞崇德女校
↑【惇仁堂】


7.【敬愛堂】

敬愛堂位於安徽省黟縣西遞村,是一座宗祠,原為西遞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住宅,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後毀於火。清乾隆年間重建時,因胡氏子孫繁衍,漸趨旺盛,遂擴建為宗祠,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溪水繞此堂流過。敬愛堂現闢為「西遞民俗展覽館」

敬愛堂門樓飛簷翹角,氣宇軒昂。一進大門,是長方形的天井合院,供採光之用。上庭樑上懸掛彩燈。中門櫻花枋上高懸「敬愛堂」楷書匾額,赫然醒目。 「敬愛堂」名寓意深遠,既啟示後人須敬老愛幼,又示意族人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步入中門為祭祀大廳,廳分上、下庭,左右分設兩廡,下庭的兩根6米高的黟縣青石柱與上庭兩根粗壯的白果木柱相映襯,承托規整的樑架,雄偉壯觀。舉首環顧,對聯楹柱,特別是梁檁音懸掛著「天恩重沐」、「上國琳瑯」、「四世承恩」、「盛朝英俊」等多塊金字古匾,似向遊人宣示胡氏宗族當年的榮耀
(來源:百度百科)
↑ 小溪繞過【敬愛堂】前方 (後面補上網路照片 >_<)
↑ 【敬愛堂】(胡氏宗祠)

↑ 一進大門,是長方形的天井合院,提供採光。中門櫻花枋上高懸「敬愛堂」楷書匾額。
↑ 後為樓閣建築,樓下作為先人父母的享堂,樓上供奉列祖列宗神位(沒拍到)。
↑「敬愛堂」後廳有一斗大「孝」字,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書。

後面補上幾張網路圖片,彌補我沒拍到的重點。
↑ 補一張小溪繞過【敬愛堂】前方
↑ 補一張【敬愛堂】正面
↑ 終於找到 大理石柱
(下庭的兩根6米高的黟縣青石柱與上庭兩根粗壯的白果木柱相映襯,承托規整的樑架)
↑ 後為樓閣建築,樓下作為先人父母的享堂,樓上供奉列祖列宗神位。(補一張拍到樓上)


8.【青雲軒】

青雲軒建於清同治年間,是一便廳(又叫書廳)的單元建築,
整個結構類似四合院,便廳居中,二樓結構,兩側平房,環繞一小庭院,院門臨巷設有門亭。

小院中陳放著數億年以上的半塊海蚌化石
便廳的滿月形門框是用黟縣青石砌成的,面對庭院花圃可謂「花好月圓」

廳堂正中的地面上置一小園洞,上放石蓋,冬天掀蓋,洞氣送暖,酷暑掀蓋,涼風送爽。
原來地下有洞道相通,在梅雨季節洗刷地面的髒水可以進洞流入陰溝,可謂是建築師獨出心裁的設計。
 ( 來源:抖音百科 )

↑ 大家看著「百年牡丹」
↑「青雲軒」的百年牡丹
↑ 牡丹花開時由月洞門看出去的 「花好月圓」
↑ 由媽咪拍攝的相片中發現了「大海蚌化石」的身影

後面補上兩張網路圖片,彌補我沒拍到的重點。


9.【譍福堂】

譍福堂建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是二品官明經胡氏25世祖胡尚熷的故居。
胡尚熷是胡貫三的長子,也是履福堂主人胡積堂的父親

大門的中門(也叫儀門),有一個高高的門檻。古時門檻是衡量一個人官職高低的標誌,
這是個二品官門檻,當然比大家在「大夫第」見到的要高得多了。
每當主人家婚嫁喜慶或有身份的達官貴人光臨才開啟中門,平時由儀門兩側的邊門進入,
文官從右側進,武將從左側進,七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開大門、跨門檻而進。 (沒拍到 & 沒找到)

譍福堂前進是由上下廳堂、三間房和左右兩側廂房組成。簷柱斜撐雕成倒匐的獅子,
屋內木雕的蓮花門,以及一些古家具,均玲瓏精透,可見當時屋主人的豪華氣派。
後進為三間結構,早年改建,未對外開放。 
(來源:百度百科)
↑【譍福堂】展示古早的轎子

後面補上兩張網路圖片,彌補我沒拍到的重點。
↑ 「譍福堂」二品官的八字門樓
離開「譍福堂」,我們繼續走在西遞的窄巷中...
↑ 經過剛剛參觀過的「敬愛堂」(胡氏宗祠)

經過【大夫第】之觀景樓,又稱為繡樓。
建於清道光年間,此樓可作觀景之用,樓簷懸掛寫有「山市」及「桃花源里人家」的匾額,觀景樓下方門額上,嵌有一塊「作退一步想」的石雕題額。
↑ 參觀「繡樓」須另外付費 (我們時間不足,也不想拋修繡球,故罷也)
↑ 仰望「繡樓」,想像拋繡球的景象...
↑ 跟著媽咪的腳步,繼續向外走去...

10.【追慕堂】

追慕堂建於清幹隆五十八年(1794年),為明經胡氏廿四世祖胡貫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親應海公一生,崇文尚義,樂善好施而建。

追慕堂屋頂為飛簷翹角,八字型大門樓,簷下三元門外設有木欄,八字牆用整塊打磨光滑的黟縣大理石製成,堂內有李世明的功臣畫像和供奉著李世明塑像。
( 來源:抖音百科 )
↑「追慕堂」 (胡氏分祠 或 家祠)

注意到了沒?這裡放的都是媽咪拍攝的照片。估計我是參觀疲乏,都沒拍到重點。哈哈哈
這也是這回黃山行的最後一個景點。

我們繼續走向出口,一路隨意拍攝。
↑ 西遞【官廳=迪吉堂】,也是八字門樓~~
↑【輝公祠】,門樓為四柱三門五重檐的牌坊式樣
↑【輝公祠】,門樓為四柱三門五重檐的牌坊式樣

↑ 跟著媽咪的腳步,走在離開的路上...
↑ 跟著媽咪的腳步,繼續走在離開的路上......
↑ 走到先前參觀過的【曠古齋】
↑ 走到先前參觀過的【曠古齋】,剛好補拍了一張門樓。
↑ 昆侖咖啡廳
↑ 終於走回到【胡文光刺史牌楼】


西遞的行程結束後,導遊送我們到「黃山北站」搭乘高鐵赴「長沙南站」。
↑ 搭乘高鐵:由「黃山北站」到「長沙南站」
↑ 中途為調換行車車頭而暫停於「上饒」站。
↑ 中途為調換行車車頭而暫停於「上饒」站。

抵達「長沙南站」後,我們轉乘長沙地鐵到「西湖公園」站。
↑ 長沙地鐵隨拍

三叔派車到「西湖公園」站接我們回家,當晚我們住到三叔家,久違的與親人相聚。

(當時可能近晚上9點,我們忙著分派禮物,所以沒拍照@@。
 隔日三叔安排了兩台汽車,分別由大姊的媳婦與二姊的女婿開車,陪我們一起逛長沙唷!)



3 則留言:

  1. 誠摯推薦關於西遞的五篇網路文章(2016-10 發布)。
    推薦理由:內容豐富,照片又多又好,解析度高,可觀細節。
    (因為我的網文完成後才發現這些文章,所以文中應該沒有引用他的照片 >_<)

    【黟县】西递(一):胡文光牌楼、七哲祠、旷古斋 (2016-10-20 09:26:04)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928e100102wxh6.html


    【黟县】西递(二):追慕堂、迪吉堂、笃谊庭、大夫第 (2016-10-21 08:45:13)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928e100102wxjo.html


    【黟县】西递(三):敬爱堂、尚德堂、仰高堂、惇仁堂、青云轩、膺福堂 (2016-10-23 10:49:33)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928e100102wxli.html


    【黟县】西递(四):笃敬堂、东园、西园、三畏堂、桃李园 (2016-10-24 09:10:54)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928e100102wxry.html


    【黟县】西递(五)瑞玉庭、秀华堂、临溪别墅、会源桥 (2016-10-26 08:52:49)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928e100102wxuc.html

    回覆刪除
  2. 今日起,啟用本網誌的『HTTPS 重新導向』。
    試試看囉~~

    回覆刪除
  3. 生命的意義 在於過程 而不是結果
    (轉錄 餃子導演 嘉言,提醒自己。勿忘初衷。
    餃子 是 《哪吒之魔童誕生&魔同鬧海》 的導演)

    回覆刪除

2017 大陸秋日行 - 長沙 (1020)

↑ 親愛的三叔與三嬸 鳥鳴啾啾的晨光中,我們在三叔家醒來。閒話家常,笑語晏晏。 三叔博學多聞、幽默風趣。歷史典故、地理知事、街頭小故事,隨口道來,便是滿堂笑語。 只恨我是個口拙的傻瓜,只會張口傻笑(@@)。 而我們多次返回大陸,不論是下鄉掃墓、市區觀光、風景旅遊,都有著三叔的細心...

熱門文章